要闻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地市 艺体 更多

陕西作家钟法权陈仓获鲁迅文学奖 陈仓:故乡给我无尽的灵感和想象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22-08-26 10:04:01

8月25日,备受关注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揭晓,陕西作家钟法权作品《张富清传》、陈仓作品《月光不是光》分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散文杂文奖。

鲁迅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创立于1997年,是具有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文学奖之一,每四年评选一次。此次钟法权、陈仓双双摘得殊荣,是“文学陕军”又一次问鼎中国文学最高奖,做大做强做靓“文学陕军”品牌的重大收获。昨日,记者通过电话对两位获奖者进行了专访。

陕西作家钟法权陈仓获鲁迅文学奖 陈仓:故乡给我无尽的灵感和想象

钟法权 为心中最敬仰的英雄写一部传记

“《张富清传》获奖,是评奖专家对张富清这个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时代坐标的高度肯定,是对作品文学性、政治性、真实性和可读性的高度认同。获奖不是目的,也不是终点,而是我在创作道路上的新起点,我将以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新时代为己任,创作出更精美的大气之作。”在接受记者祝贺时,钟法权谦逊地表示。

《张富清传》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老英雄张富清的文学传记读本。2019年,张富清荣获“共和国勋章”“时代楷模”等五项崇高荣誉,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先进典型。同年春天,钟法权开始追寻张富清老人的故事。“在我的写作生涯中,一直有一个梦想、一个情结,为心中最敬仰的英雄写一部传记。”

“综观老英雄94岁的人生长河,可谓沧海桑田,物是人非,需要写作者进入他的生活,这样才能对他不同凡响的生活有一个准确的认知。”钟法权回忆,他深入湖北来凤,走访了张富清出生、成长、工作、生活过的所有地方,从其身边亲友、同事、儿女的口中,获取了大量完整丰富的细节素材,从解放战争的硝烟战场到平凡的工作岗位,从旧社会苦难的童年生活到新时代琐碎的家庭日常。“采访中的所见所闻,让我深深感到,老英雄的峥嵘岁月,不平凡的波澜人生,远远要比想象得还要精彩。他那些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的生活,最终像来凤的酉水河那样流水滔滔,在我的脑海里汇聚成为汪洋恣肆的创作激流。”

陕西作家钟法权陈仓获鲁迅文学奖 陈仓:故乡给我无尽的灵感和想象

“那天上午风雨大作,所行道路是一条弯曲陡峭的盘山公路,靠山体的一面时不时有碎石土块滚落;靠山崖一面为土石方所填,土石方经暴雨冲刷极有可能随时塌方,好在司机驾驶技术高超,人又胆大心细,再加上‘猛士’马力充足,保证了往返安全无恙。”赴革勒车镇二龙山的采访,令钟法权终生难忘,“在暴雨之中,我立于水电站一旁,看滔滔河水,听急流冲击水轮发电机的轰鸣,仿佛看到了40多年前革勒车镇的百姓对‘忽如一梦光明来,千家万户灯光亮’的狂欢与欣喜。在鸡爪山绝壁下的公路上,我久久地伫立于崖石下的拐枣树旁,听廖大全讲述当年张富清带领高洞群众开山炸石修路的点点滴滴,看那悬崖峭壁上的人形身影,一如张富清攀岩时留下的永恒印记。”

在完成所有的外围采访后,经过几番沟通,“终于在一个雨过天晴、彩霞满天的下午见到了张富清老人,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老人问完了提前拟好的20多道问题,并与老人进行了合影和现场拍照。回西安后,又抽出时间专程到张富清的出生地汉中洋县进行了探访。”最终,钟法权将所见所闻、所知所感,梳理布局、取精用宏,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饱满的创作激情凝结成了这部作品。

“老英雄博大的精神世界给予当代人们汲取奋进的精神力量,正是我在文学的深邃中可以实现仰望英雄的高度所在。”钟法权说。

陕西作家钟法权陈仓获鲁迅文学奖 陈仓:故乡给我无尽的灵感和想象

陈仓 故乡给我无尽的灵感和想象

本届鲁迅文学奖共有237部作品参评散文杂文奖,陈仓散文集《月光不是光》追索故乡回忆,审视乡土现实,关心乡村教育,思考乡土现代化,将个人生命情感融汇于山河故人的独特体验中,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昨日,陈仓对本报记者表示,他的文学连着故土,故乡给他无尽的灵感和想象,未来他会一直在这样的道路上走下去,好好书写离乡的人是如何扎根、如何再造一个新故乡。

谈获奖 我的又一个起点而已

“不瞒你说,拿到手机,看到数百条的消息,我一下子有点蒙,再一看公告,知道自己获奖了,我特别特别激动。”当记者在电话中向远在上海的获奖者祝贺时,陈仓说,“我曾经说过,文字是我的另一条命,而且我把这条命看得比我的肉体还重要。如果我写出好的文字,它们一定会活得比我长。等稍微冷静下来,我便觉得,可能是我的运气好,是我写的东西比较贴近。所以,我还会和过去一样,像小学生一样,搬个小板凳坐下来,向每一个文学朋友学习,向我过去的每一篇作品说再见,这只是我的又一个起点而已。”

陕西作家钟法权陈仓获鲁迅文学奖 陈仓:故乡给我无尽的灵感和想象

谈故乡 我对陕西这片土地充满深情

贾平凹曾称陈仓为“把故乡在脊背上背着到处跑的人”。这些年,陈仓在陕西与上海两地跑,他说自己一直在强调,“我是陕西人,是陕西作家,我的亲人都是陕西农民,我是由陕西这片土地培养起来的作家,我对陕西这片土地充满深情,我的根我的魂深深埋在陕西,我的作品仍然离不开陕西风土人物,我写的大多数作品都涉及到陕西丹凤县塔尔坪村,那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村子,现在已经被众多人所熟知了,我对自己有一个纯朴的故乡和一群纯朴的亲人而十分自豪。”

陈仓也以自己是陕西作家而自豪,“陕西是文学大省,那么多的文学大家,他们这些大树,给了我一座灯塔,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也给了我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前两年,我的长篇小说《止痛药》获评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去年在陕西作协的评选中,我成为陕西第二届百优作家,得到了多方面的资助和扶持。”

由于一直在江南与陕西两处跑,地域的落差拓宽了陈仓的文学视野,“我的大部分作品都写的是乡土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从生活感受来看,这也大大地拓宽了我的文学语言,改变了我的文学生态。我一直在想,如果不在两地跑,我也许就写不出那么好的东西了,所以以地域来定位一个作家是不是合适,这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谈作品 是乡愁和亲情,是对过往生活的依恋

《月光不是光》共收录七篇大散文,包括《我有一棵树》》《月光不是光》《哥哥的遗产》《拯救老父亲》等。每一篇散文读来都催人泪下,深深地打动那些离乡别土的人。“因为这些散文写的都是当下,那些在乡土与城市之间苦苦漂泊的人们,那些留守在乡村的农民是如何把自己与庄稼一起一点点地埋于泥土中。”

陈仓介绍说,散文集首篇《我有一棵树》讲述了一个农民、一个村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和形形色色的树木之间的命运纠葛。《月光不是光》讲述的是进城打工者带着孩子回乡寻根的时候,发现农村变成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乡。《哥哥的遗产》讲述作者小时候与哥哥外出淘金,在遇车祸的关头,哥哥将弟弟推开,自己却丧失了生命,那年哥哥20岁,刚刚定了一门亲。哥哥的一条命换来了800块钱的赔偿,为了表示对哥哥的怀念,这笔哥哥的“遗产”被一直储存在心里。

陈仓的散文是“大散文”的格局和样式。这些散文都有一个主题就是人与土地的关系。在压轴的散文《拯救老父亲》里,讲述拯救病危父亲惊心动魄的过程,“当子女们在金钱与孝道、在死亡与活着之间苦苦挣扎的时候,是永不放弃的爱从死神手里抢回父亲,从而也夺回了故乡的存在,因为父亲活着,故乡就活着,父亲不在了,故乡也就回不去了。父亲们只要活着,就能为我们这些漂泊者,排解无尽的乡愁,找到精神的坐标,成为灵魂的归处。”

孔明:难得的好书,报告文学里的上乘之作

长篇报告文学《张富清传》是陕西作协重点扶持的创作项目,并入选中国作协2020年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和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重大精品创作项目。作者通过细致扎实的采访,收集丰富的素材并从中撷取最能代表张富清性格和处事之风的重要时刻和典型事件,用26个故事还原了主人公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作品语言平实,不虚美拔高,勾勒出一个战争年代不畏牺牲、和平年代甘于奉献的真实的英雄形象,是一部用明德引领风尚、为时代精神造像的佳作。

得知《张富清传》此次从338部作品中脱颖而出的消息,该书策划编辑、陕西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孔明非常高兴:“虽有期望,也有自信,但还是难免喜出望外,毕竟竞争太激烈了!鲁迅文学奖是我国仅次于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大奖,获奖作品真是百里挑一。”

他回忆,此书从选题策划,到确定作者,从创作成稿,到编辑审稿打磨,几经修改,可谓精益求精。“认定了这部报告文学作品的价值,我社不惜余力支持,使这部书稿得以精品面世。此书在手,只要阅读,一定会有悦读的感觉,一定会爱不释手。因为张富清这个人太好了,作品文字太好了,故事细节太感人了,是当今真正难得的好书,是报告文学里的上乘之作。此书获奖,说明评委眼光了得,他们有一颗真正的文学心。”

  责任编辑: 辛晓霞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