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炙烤下的城市街头,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穿梭不息;居民楼里,家庭用火用电的隐患悄然潜伏。当新就业群体的流动性工作与社区日常安全管理碰撞,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7月10日,由碑林区社会工作部指导、常青藤服务中心协办、新西里社区主办的“新力量护航计划”新就业群体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一场集“消防安全培训+夏日送清凉”于一体的暖心活动,给出了生动答案。这场活动不仅为户外工作者送去降温“及时雨”,更让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居民共上“安全必修课”,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新动能”。
安全课堂入脑入心 精准授课解痛点
“电动车夜间充电别超过8小时,电池发烫要立即断电!”消防专家的话刚落,台下的外卖骑手们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作为活动的“重头戏”,消防安全培训直击痛点——新就业群体高频面临的电动车充电风险、夜间作业环境复杂等问题,以及社区居民家庭用火用电的常见隐患,都被纳入课程核心。
PPT上,厨房油锅起火的动态示意图、高层逃生路线规划图清晰直观;专家口中,“119报警要说清这三点”“浓烟中弯腰捂鼻的保命技巧”等实用知识通俗易懂。“以前总觉得火灾离自己远,今天才知道,家里插线板超负荷也是大隐患!”社区居民李阿姨边记笔记边感慨。理论讲解环节,新就业群体与居民聚精会神,不时举手提问,课堂互动频频,安全意识在你问我答中悄然扎根。
消防器材细讲解从“眼熟”到“懂行”
“大家看我手里这款,是水基型灭火器,它的瓶身通常是红色或绿色,和常见的干粉灭火器比,最大的特点是灭火原理更‘温柔’——靠内部的水基灭火剂形成水雾,既能降温,又能隔绝氧气,还能抑制燃烧物挥发。”消防专家举起灭火器,对着台下展示,“它特别适合扑灭固体物质火灾,像家里的木材、布料着火,或者厨房油锅起火,用它都很合适,而且灭火后不会像干粉那样留下粉尘,清理起来方便。”他旋开保险销,模拟操作:这类灭火器使用时和其他灭火器步骤类似,另外,它还有个隐藏功能——遇到小火时,把灭火剂喷在身上,能短暂起到隔热防烫的作用,为逃生争取时间。”
台下,美团骑手小张拿出手机拍下器材细节,快递员们凑在一起讨论刚才提到的注意事项,居民们认真记着笔记。“经常看到灭火器,真不知道还有这么多门道。”网约车司机陈师傅感慨道。一场干货满满的讲解,让大家对消防器材从“眼熟”到“懂行”,为应对突发情况打下了扎实基础。
清凉礼包递温情 政企社联动暖人心
“这藿香正气水太实用了,跑单时揣在兜里,心里踏实!”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防暑礼包,快递员小王抹了把额头的汗,笑容格外灿烂。当天,碑林区社会工作部、常青藤服务中心与新西里社区组成的慰问队,早早备齐了防暑药品等物资,为辖区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送上夏日关怀。
“高温天跑户外,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社区活动室随时能歇脚喝水!”发放现场,社区工作人员的叮嘱句句贴心。这份“清凉”不仅是物资补给,更架起了政企社与新就业群体的“连心桥”。据统计,活动共为50余名新业态从业者送上慰问品,让高温下的坚守者感受到“家”的温度。
新力量激活新动能 共绘治理同心圆
“以前觉得我们是社区的‘过客’,现在才知道,我们也是守护安全的一份子!”活动尾声,外卖骑手小林的感慨引发共鸣。这场活动不仅让新就业群体掌握了安全技能,更让他们意识到:穿梭在社区的每一条街巷,他们都是发现隐患的“流动前哨”。
据新西里社区负责人介绍,“新力量护航计划”将持续深化——后续将组建“新就业群体安全巡查队”,发动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在日常工作中排查消防隐患;同步开展“安全知识进家庭”行动,让居民与新就业群体结对互学。
从送清凉的暖心关怀,到强技能的安全赋能,这场活动既是碑林区“两企三新”工作的生动实践,更是基层治理的创新探索。当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变身“治理力量”,当社区居民与新业态从业者携手同行,平安社区的同心圆正越画越大,为城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