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金融 艺体 更多

从陕西到重庆再到上海,“文艺铁军”扛着“陕派话剧”走到观众心里

中国文化报 2025-10-13 15:08:49

“人的一生,在时代命运的裹挟之下往往显得十分渺小。对此,我们每个人更要牢牢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生命册》给我的触动很大,促使我进行思考……”10月11日晚11时许,重庆人民大厦会堂里依然灯火通明,由陕西演艺集团·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带来的话剧《生命册》刚刚完成演出,剧场前厅挤满了不愿离场的观众,这其中就包括难掩激动之情的高先生。他一边找几位主演给自己签名,一边表达感谢之意,还希望陕西人艺把更多好剧带到重庆来。

作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上唯一代表陕西省参评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的作品,话剧《生命册》这部时长265分钟的舞台史诗,凭借深刻的人性挖掘和磅礴的史诗质感,展现了中原大地上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细腻的情感传递与沉浸式呈现,让重庆观众深陷其中,尽享陕派话剧艺术魅力。

为了完美地呈上这一震撼心灵的艺术盛宴,所有演职人员,皆全情投入,毫无保留,即便有人脚伤肿痛,有人中暑发烧,也毫无懈怠,用行动诠释着“文艺铁军”的责任与担当。

就在演出前4天,当新剧《星空与半棵树》的预演在陕西泾阳刚刚谢幕,一场跨越800公里的“装备迁移战”便已打响。10月6日凌晨刚完成《星空与半棵树》在泾阳大剧院的演出拆台工作,紧接着舞美队连夜打包话剧《生命册》的舞台装备,满载的4辆货车奔赴位于重庆的演出场地。

10月8日,《生命册》剧组正式进驻重庆人民大厦会堂开启彩排工作,总导演宫晓东、出品人/导演李宣、舞美设计张武、灯光设计王琦、形体设计李娜、打击乐设计王艺颖等主创驻守排练现场,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排练合成,只为呈现最佳舞台效果。

然而,这里的舞台条件给剧组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舞台面积虽大,但其最初定位是服务于大型会议和综艺晚会演出,台口过宽而纵深不足。这一硬件局限,导致舞台布景规划、灯光设置以及人员上场位置等都得重新规划。

“纵深不够直接挤压了表演区域,演员原本熟记于心的调度位置、上下场及演出方式,都得临时再修改,这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剧中“骆驼”的扮演者、陕西人艺副院长李俊强介绍道。

除了舞台场地的难题,重庆10月份的气候也让演职人员备受考验。此时气温仍维持在30多摄氏度,且湿度极大。“一排练衣服就湿透,还晾也晾不干,地上还有蟑螂跑。”有年轻演员表示,这都不算啥,最担心的是生病影响演出状态。

“先预防预防,我可不想也中暑。”一位演员边擦汗、边从桌上拿起一瓶藿香正气水一口喝下。

在后台,仅有的两间化妆间无法满足众多演员的化妆和换装需求,剧组只能因地制宜,支起了多顶帐篷作为临时化妆间。即便如此,全体演职人员依旧秉持着高度的专业精神,有条不紊地开展舞美调度、熟悉新的走位,反复打磨每一个表演细节,只为确保作品的精神内核与艺术质感能精准传递给观众。

演员们每日日程紧凑有序,上午的排练以“台词精修”为核心,细致台词打磨正是为了让每一句表达都兼具思想厚度与情感温度;下午则转入彩排合成环节,技术团队与演员协同配合,让舞台视觉与戏剧表达形成共振。

他们的付出,收获了观众最真挚的反馈。“演出全程几度落泪,无论是丢、虫嫂还是老姑父,每个人都展现了那个时代小人物在底层的挣扎和抗争。”观众李先生动情地说。

除此次代表陕西冲击第十八届中国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这一大“硬仗”外,陕西人艺当下还有多场硬仗要打:一是“陈彦三部曲”系列第二部——话剧《星空与半棵树》在上海首演,让文学故事在舞台新生;二是话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生命册》《星空与半棵树》五部大剧集体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集中展现“陕派话剧”实力。此外,还将于11月初携《星空与半棵树》亮相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话剧《白鹿原》剧照 

话剧《平凡的世界》剧照

话剧《主角》剧照

“10月13日,我们就要转战上海,开启陕西人艺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的驻演。5部剧中,我参演了4部。本来《平凡的世界》中也有我的角色,后来实在分身乏术,只能换人。”《生命册》中“老姑父”的扮演者、演员冯子夏笑着说,言语间满是对舞台的热爱与投入。

“从10月17日至11月5日,陕西人艺将以驻演的方式,全面呈现《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生命册》《星空与半棵树》五部大剧。”陕西人艺院长李宣表示,“我们希望借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东风,不仅展现‘文艺铁军’扎实的创作功底与过硬实力,更要让‘陕派话剧’蕴含的黄土风情、人文情怀与时代精神,走进更多观众心里,让这份独特的艺术风采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除注明外其它图片均为话剧《生命册》台前幕后场景 秦毅供图)

  责任编辑:白睿祺 赵森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