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秋与国庆双节将至之际,为深入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基层、惠及群众,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应邀参与由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办,莲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莲湖区红庙坡街道梨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西安《华商报》社联合承办的“墨香拓印迎双节,文博体验续文脉”文博追光者系列公益活动。
9月26日下午,曲江艺术博物馆团队走进莲湖区红庙坡街道梨园社区,以文物为纽带、以体验为载体,为社区居民打造了一场兼具知识深度与互动趣味的文化盛宴。
作为活动开篇,曲江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张和鑫以“文物中的中秋”为核心,带来专题讲座《趣解我们的中国节——月兔到底是只什么样的兔子?》。为让传统文化贴近居民、吸引青少年群体,讲座以互动提问“大家印象里的中秋月兔是什么模样?”破题,瞬间点燃现场氛围。“原来文物里的月兔藏着这么多故事,这比课本里讲得更生动!”居民与孩子们一边认真记录,一边发出阵阵感叹。30分钟的讲座中,张和鑫副馆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文物背后的中秋文化内涵,让居民们透过文物视角,重新认识传统节日的历史厚度与文化魅力。
现场,参与体验的大小朋友们放慢节奏,仔细调整纸张位置,在手工操作中感受传统工艺的温度;小朋友们握着小滚筒,小心翼翼地滚动油墨,眼神专注地盯着逐渐显现的玉兔纹样。30分钟后,一幅幅融合文物元素与中秋意境的版画作品相继完成,居民们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文物衍生作品”,脸上满是成就感——这些作品均由居民自行带走,成为本次文博体验的专属纪念,让文物文化以“可带走、可收藏”的形式走进日常生活。
此次“文物里的中国节”公益活动,是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文博资源下沉基层”的重要举措——以文物为桥梁,将博物馆的知识资源、体验项目搬进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触摸文物、感受传统”。活动不仅丰富了双节期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搭建起博物馆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结,推动文明实践与文博服务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