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地市 艺体 更多

商洛市丹凤县:小葡萄串起融合大产业 “百年红酒城”焕发振兴“新质力”

商洛市丹凤县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位于北纬33°世界葡萄酒黄金带内。丹凤葡萄酒始于1911年,被认定为中国有百年历史的第二个葡萄酒大产区,丹凤葡萄获“陕西省无公害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葡萄酒酿造技艺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葡萄酒品牌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华老字号”,丹凤被授予“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名城”荣誉称号。近年来,丹凤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期间两次询问丹凤葡萄酒的殷切嘱托,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聚力打造葡萄酒首位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升链,推动农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葡萄种植基地+酒庄+文旅康养”“一接二、二连三”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全县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2亿元,以“首位产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质力”。

(丹凤县棣花镇万亩葡萄主题公园,实现生态和经济双受益)

一是高定位,护航产业高效发展。县委、县政府将葡萄酒确定为全县的首位产业,先后出台了丹凤县《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葡萄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等,有效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立丹凤县葡萄酒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一个中心”,首位产业发展迈入专业化平台化常态化管理轨道。确定专项资金、产业奖补“两个重点”支持,县财政2000万元、各类补助、国债和贴息资金不少于1亿元,用于支持葡萄酒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规划区域内集中连片发展的葡萄每亩补助1000元,百亩以上葡萄种植基地基础设施给予配套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栓皮栎、橡木树造林和森林抚育,实行林业增绿增效、退耕还林综合奖补。聚焦人才发展、品质培优、市场培育“三个要素”,制定《葡萄酒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聘请国内外专家组建顾问团,建立人才激励、服务流动和使用机制。加大品质培优工程力度,注重产业单品出圈,对获得国际或全国奖项的产品给予专项奖励。重视历史文化底蕴挖掘,依托酒庄多元化市场运营,培育特色化、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对在县外新建丹凤葡萄酒连锁直销窗口,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给予奖励,确保政府引领、企业带动、政策扶持、市场牵动联合发力,重塑百年丹凤葡萄酒雄风,助推产业走上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良性发展轨道。

商洛市丹凤县:小葡萄串起融合大产业 “百年红酒城”焕发振兴“新质力”

(集葡萄种植、休闲康养、工业旅游于一体的丹凤安森曼酒庄彰显生态之美)

二是强推进,三链融合协同发力。以一产驱动、二产主导、三产融合为导向,积极实施葡萄酒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推动产业“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核引领、两翼齐飞、多点开花”的葡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扩大一产规模。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培育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丹凤葡萄育苗中心,引导群众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引进储备世界知名软木资源。龙驹寨街道办、商镇、棣花镇等6个镇(办)发展赤霞珠、摩尔多瓦等优质品种葡萄基地8650亩,高标准建设棣花万亩葡萄示范基地、智能温室大棚15000平方米,引进葡萄新品种15个。延长二产链条。以丹凤酒庄、安森曼酒庄、东凤酒庄为依托,规模化发展3个葡萄产业园,打造连片聚集核心区。启动建设年产葡萄酒500吨的紫泉酒庄,实施小浆果产业扩链工程、山茱萸老园改造、五味子和山葡萄示范园建设、示范小浆果酒庄打造等,建立5个果酒厂。建成了葡萄酒、山茱萸大康养基地及博物馆、五味子、山葡萄等主题公园,打造小浆果企业省级研发中心、秦岭南麓小浆果果酒标杆产区。全县有丹凤葡萄酒厂、东凤酒庄等葡萄酒生产企业5家,葡萄酒年储酒能力2.33万吨、生产能力1.7万吨,围绕葡萄酒产业培育各类市场主体3415户。带动三产发展。构建“葡萄酒+文化+旅游+康养”溢价效应模式,激活“百年丹凤”品牌价值,形成现代农业生态游、葡萄酒庄工业游、葡萄产业文化游三种模式同步发展。重点打造集葡萄种植、果酒生产、葡萄酒文化展示、科技研发、交易物流、观光休闲、特色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秦岭南麓丹凤葡萄酒产业经济带,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围绕产业链发展软木塞等上下游企业4家、葡萄酒专营门店及电商销售平台48个,丹凤酒庄精品酒罐民宿、携程农庄、葡萄星球、丽呈别院、四皓养生馆、花筑荷塘畔等8家高端民宿建成运营,丹凤酒庄3A级景区获得命名,三产实现联动增值发展,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增长229%、237%。

(丹凤县每年举办葡萄酒文化节,实施葡萄酒+文化战略)

三是育品牌,扩大产业溢价效应。坚持实施品牌振兴战略,建立健全从良种引入种植、生产技术工艺、产品申报认证、市场拓展营销4个环节质量监管体系,酿酒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酿酒葡萄建园技术规程、酿酒葡萄种植技术规程、旅游葡萄酒酒庄建设规范、酿酒葡萄园分级规范等5个地方标准,以自主创新创建品牌,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

全县连续5年组织举办陕西丹凤葡萄酒文化节。2024年举办中国西部红酒博览会、西安红酒品鉴会、安森曼酒庄第六届葡萄酒文化节等活动,参加丝博会、农高会等各类展销会推介会15场次。东凤、安森曼等4个主要葡萄酒品牌,整合形成统一的品牌标识、经营管理、开拓市场发展格局。注册有丹凤葡萄酒、安森曼、东凤、商山红等53个商标,研发“干红”“白兰地”等产品100余种,多个产品荣获国际大奖。2011年6月,丹凤葡萄酒酿造技艺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2月1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文物局等5部门公布了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丹凤葡萄酒品牌成功入选。

(丹凤县葡萄酒酿造技艺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是重科创,赋能产业提质增效。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依托丹凤酒庄、安森曼酒庄的生产优势,建设葡萄酒技术研究中心、检测检验中心4处,招聘专业研究检测人员10人,开发葡萄酒、气泡酒等系列产品30余种。借力河北农业大学力量,融入北方葡萄酒产业联盟,从本土化葡萄选育、葡萄适生地排湿科研攻关、地区酵母菌培植应用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开展“十四五”国家重点课题《丹凤县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研发葡萄标准化栽培、酿造工艺及创新产品生产工艺等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大力推动政产研学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开展葡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耦合智能管控,葡萄精准栽培、智能环境检测、土壤与气象数据采集、智能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控与果实品质智能无损等技术的试验与集成,切实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效益,打造葡萄融合产业园科创“新质力”。

下一步,丹凤县依托葡萄酒品类、品质、品牌、品味等独特优势,在产业延链、强链、补链上狠下功夫,全面激活产业链“关键变量”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实现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蜕变。力争到2030年,全县优质酿酒葡萄基地达到5万亩,精品酒庄达到10个,产量达到10万吨以上,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

  责任编辑:白睿祺 国光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