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金融 艺体 更多

西安建大团队技术出海 小改造撬动矿山大发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5-05-13 10:05:15

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卜显忠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蒙古国矿业领域实现了一项重大创新突破。团队凭借精妙的技术路线改进,成功为蒙古国的lon lkht Bayan 铁矿“精准开方”,有效解决了该矿面临的发展难题。这一项目不仅是该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境外矿山典型案例,更是我国矿业技术走出国门、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矿业资源开发的又一有力见证。

西安建大团队技术出海 小改造撬动矿山大发展

此前,lon lkht Bayan铁矿深陷发展困境。当地矿石属于嵌布粒度细的磁、赤、褐铁矿混合型难选矿,而矿山原工艺仅关注磁铁矿回收,忽视了赤铁矿和褐铁矿,致使精矿产率低、全铁回收率差,企业长期在亏损边缘挣扎。

去年5月,卜显忠教授团队深入矿山实地考察,详细了解生产工艺、车间布局和生产指标。他们采集3吨矿样带回国内,进行详细的鉴定和化验分析。基于矿工艺矿物学试验多种工艺路线,最终确定“超细磨+高梯度磁选”创新技术流程,获得了精矿品位全铁54%的良好指标。

西安建大团队技术出海 小改造撬动矿山大发展

令人瞩目的是,从去年9月底团队向蒙古建设方提交专业施工图,到项目改造落地,仅用时5个多月。这一高效成果得益于团队扎实的技术实力、丰富的项目经验以及中蒙双方的紧密协作。

卜显忠教授形象地表示,团队方案如同一把精准钥匙,兼顾了原有空间利用和当地人员操作水平,实现了边生产、边改造的无缝对接。

西安建大团队技术出海 小改造撬动矿山大发展

5月6日,团队前往该矿山进行项目现场调试。经过带水运转、带矿调试,成功获得第一批合格产品。目前,矿山生产已稳定运行一周,产品达标,部分时段超出设计水平2-3个百分点,充分验证了前期技术方案的可靠性。

蒙古矿山总工程师丁孝树感慨:“改造前,尾矿中赤、褐铁矿占比高达80%,如今每年可增加15万吨以上铁精粉,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按照目前指标估算,我们预计将实现年增收225亿图格里克(折合人民币约4500万元),减少尾矿堆存20万方。”矿山厂长Сандаг对团队技术路线称赞有加,认为这为双方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安建大团队技术出海 小改造撬动矿山大发展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矿业领域技术优势的有力彰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此外,通过本次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蒙古科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这将成为加强“一带一路”矿业技术合作的重要纽带,并进一步深化中蒙矿业合作的友谊。(通讯员:徐嘉琪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白睿祺 李晓庆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