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金融 艺体 更多

西北工业大学:为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烙上红色印记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2020-08-17 09:04:52

作者:西北工业大学周凯、古淳月、郭砚博

摘要:随着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社团逐渐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有效载体。大胆讲政治,善于讲政治,依托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效举措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激励功能、引领功能。

关键词:学生社团、思政教育、思想引领

随着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高校学生社团日益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有效载体,在学生第二课堂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依托学生社团这一有利平台,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旗帜鲜明讲政治,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激励功能、引领功能。

西北工业大学校团委社团部组织学生社团团支书开展“以信仰之光引领青春奋进之路”主题教育活动

西北工业大学校团委社团部组织学生社团团支书开展“以信仰之光引领青春奋进之路”主题教育活动

一、从多重维度把握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的重大意义

一是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是兴国运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是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是守阵地的迫切要求。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主发起的兴趣型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扩展,是对传统思政课堂强有力的补充。同时,相较于零散的个体大学生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覆盖人数更多、辐射范围更大,能够更好的通过自身展现出其对大学生整个群体的引领作用。

三是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是拓格局的重要抓手。高校学生社团认清自身优势,找准自身定位,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自觉、自主、自育成长的平台,在“大思政”格局中充分发挥生力军的独特作用。可以通过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接受先进思想、文化。

四是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是育新人的基础工程。学生在哪里,我们思政课堂的阵地就应该在哪里,既然学生选择了社团,思政教育就应该紧跟学生动向,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思政新课堂的教育作用,学生社团也必须肩负起对学生思想引领的重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二、从问题导向透视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的现实挑战

一是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松散。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组织参与的“民间性”学生组织,缺乏强制力保障,部分社团甚至缺乏规范化、程序化工作机制,社团成员难以固定、流动性大,活动开展极易受影响。此外,部分社团指导教师存在签字不管理、挂名不指导的失位现象,对社团发展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帮助引领作用不足。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社团开展活动缺少科学指导、系统规划、合理组织,难以承载思想政治育人的使命和责任。

二是高校学生社团干部政治素质不高。目前,学生社团干部普遍存在低年级化、政治素养不高的问题,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社团团支书上。作为学生社团讲政治的标杆,如何提升社团团支书政治素养水平已经成为学生社团讲对、讲好、讲精政治的首要难题。高校对学生社团干部普遍存在定位不明确、选拔不规范、培养不重视等问题,忽视了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培育,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社团干部,成为困扰社团能否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重要问题。

三是高校学生社团成员易受不良思潮侵袭。当代大学生普遍政治意识不足,对国际形势缺乏有效判断,对我国国情缺乏明确认知,对敏感事件缺乏合理思考,易受社会言论影响。学生容易盲目跟风,出现诸如政治认同淡化、价值取向曲化、功利色彩浓厚等问题,对学生社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通过学生社团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

西北工业大学学生航天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开展航天科普活动

西北工业大学学生航天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开展航天科普活动

三、以系统思维构建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的立体格局

一是全方位加强党团组织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引导。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社团的根本准则。如何让社团有序发展,首先是要加强党团组织对社团的指导作用,每个学生社团不仅要具备团支部,如果条件允许,还应成立党支部。由学生党员担任社团团支书,对共青团员担任团支书的,要积极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选拔思想过硬的学生骨干担任社团主要干部,提升其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党团引领社团,筑牢思想堡垒,这是对传统的班级、年级、专业党团组织的有效补充,也是学生社团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基石。

二是多方面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学生社团发展与社团学生干部息息相关。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常态化、规范化、针对化地培养考核机制,加强社团文化、历史、价值教育,进而提升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和领导能力,加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将学生社团干部培养纳入“青马工程”等学校人才培养体制,以此为基础建立社团骨干成员核心团队。给予适时、必要、正确引导,给予学生社团必需的经费、场地支持,选拔高素质、高水准的指导教师团队,引导其有效发挥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三是多角度发挥高校学生社团育人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育人作用,就是要以社团活动、实践为出发点,一方面,要借助建设第二课堂东风,有针对性的打造每个社团独特的品牌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中,深度挖掘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育人功能,讲好社团故事;另一方面是抓好社团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建设,尤其要加强学生社团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传播好社团声音。

四是多层次促进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当下部分高校对学生社团实施粗放式管理,存在“一刀切”的问题,高校学生社团想要进一步深化发展就必须推进精细化管理改革,把管理、监督融入到服务之中,助力社团发展。根据社团特点,分类别进行针对性考核、管理;根据社团发展程度,分层次制定针对性帮扶方案;根据学生社团成员自身水平,分梯度进行管理,打通学生社团成员从兴趣热爱到专业成长的上升渠道。

综上所述,大胆讲政治,善于讲政治,为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烙上红色印记,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围绕实际出发,紧握时代脉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致谢:本文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疫情防控专项研究课题”支持。

  责任编辑:晨光 秦川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