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于11月20日在曲江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青年对话党代表”品牌活动。党的二十大代表、学院特聘“党建指导员”法晓芳与二十余名学生骨干共话时代使命、畅谈青春担当。

2025年3月“青年对话党代表”活动现场
品牌深耕:从“思政活动”到“长效机制”的系统设计
“青年对话党代表”活动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六期,形成了一年春秋两季常态化开展的系统安排。这一持续性的品牌建设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活动“碎片化”的局限,构建起常态化、长效化的育人机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听到’党的声音,更要让他们‘听懂’党的理论,最终能够‘践行’党的要求。”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何海生介绍,活动选址特意安排在学生宿舍区的“一站式”社区,目的就是打破传统教室里的单向灌输,走进学生社区,走入学生心里,营造出平等交流、真诚对话的积极氛围。

2025年11月“青年对话党代表”活动现场
对话现场:从“十米车厢”到“人民大会堂”的精神启迪
法晓芳代表以“从十米车厢到人民大会堂”的成长经历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公交车驾驶员成长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的奋斗历程。她结合公交服务工作实际,分享了作为基层党员在本职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的点滴感悟,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服务案例,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学院“党建指导员”,法晓芳还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青年学子如何将理论融入日常学习生活给出了具体建议,并鼓励大家立足专业、锤炼本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为法晓芳颁发“党建指导员”聘书
育人成效:从“理论认知”到“社会担当”的转化
“青年对话党代表”活动开展的两年,也是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社会实践成果丰硕的两年。在党代表精神的感召下,学生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学院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队,利用节假日深入“公益慢火车”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不仅捐赠了大批图书,还携手6063/4次慢火车开设“西理工图书角”,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法晓芳代表所在的公交车厢与实践队服务的“公益慢火车”,虽然运行范围不同,却同样作为流动的民生载体,共同诠释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这种从“十米车厢”到“千里铁道”的服务延伸,正是“青年对话党代表”活动育人实效的生动体现。
下一步,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青年对话党代表”品牌建设,将其打造为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重要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