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金融 艺体 更多

北渭村驻村干部:真心服务群众,用实干践行驻村初心

眉县宣传 2025-10-24 09:54:40

常兴镇北渭村驻村干部“把北渭当家乡、把村民当家人”,以实干者的作风破民生难题,在村“两委”班子协同发力和村民积极配合下,巩固村子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干群同心成绩出色。

守牢底线筑根基,织密防返贫“安全网”。工作队以“精准帮扶”践行“推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落细”的任务要求,联合村“两委”干部开展“地毯式”入户排查,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突发困难户三类重点群体,逐户核对收入、住房、医疗、教育等保障情况,建立“一户一档”动态台账,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干预。走访过程中,顺利化解邻里矛盾纠纷5起;帮助农户金点子建言5户;帮助村民申请生活救助金。有村民因儿媳突发疾病产生大额医疗费,家庭负担骤增。得知情况后,工作队第一时间上门协助整理医疗报销材料、对接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同时联系村卫生室为其建立健康监测档案,定期上门随访。针对全村131户脱贫户,精准开展技能培训需求调研,联合县人社局开设家政服务、刺绣、农产品电商运营培训班3场,帮助6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或自主创业。

文旅赋能兴产业,激活增收“新动能”。北渭村以猕猴桃种植为主导产业,结合“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任务,驻村工作队立足文旅系统工作优势,探索“文旅+农业”融合路径,让村里农产品既“有品质”,更“有品牌”。驻村以来,他们先从品牌建设破局,组织村民成立农产品产销合作社,统一规范猕猴桃、核桃、柿子等特色农产品的包装设计,融入北渭乡土元素,打造“北渭农品”专属品牌;再从渠道拓面发力,主动对接县内景区、文旅商超,推动“北渭农品”进驻线下销售点位,同时用短视频记录农产品种植、加工的日常与村民劳作场景,让优质农品走进更多人视野。他们还依托村里未充分开发的历史文化遗迹,规划“乡土民宿”试点项目,后续将结合乡村旅游,打造“民宿+瓜果采摘”新业态,为村民增收开辟新渠道。近期,通过电商平台,以及联系并与客商直接对接,已帮助脱贫户、监测户销售猕猴桃30余万斤,销售额80余万元。

深耕文化传薪火,打造振兴“软实力”。北渭村有不少民间老手艺、乡土老故事,多数面临失传风险。工作队启动“挖掘乡土文化,传承乡村记忆”行动,整理形成《北渭村乡土文化录》,让乡村记忆有迹可循。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面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开设“乡土文化小课堂”,邀请老手艺人传授编竹篮、刺绣、做手工面等技艺;利用村文化广场打造“乡村文化墙”,将北渭村发展历程、农耕文化、好人好事绘于墙上,既美化村容,更厚植文化氛围。

心系群众解民忧,架起干群“暖心桥”。今年暴雨导致村内主干道出现多处坑洼,给出行带来隐患。驻村干部第一时间协调县交通部门争取维修资金,组织村民志愿者自带工具、分工协作,仅用2天就完成主干道修补;协助村里完成3处铁路防护栏破损加固,切实守住村民出行安全线。针对村内独居老人,推行“结对帮扶”机制,定期上门打扫卫生、采购生活用品,帮失能老人清洁身体。

每当看到村民脸上的笑容、听到一句句“谢谢”,驻村干部深刻体会到,驻村是一份职责、一份信任,唯有真心服务群众,才能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根北渭村,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紧扣“八个推动任务”,在产业升级、文化传承、民生保障上持续发力,用实干践行驻村初心,用行动书写帮扶担当,助力北渭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再上新台阶。”驻村人员表示。(席彦兵)

  责任编辑:白睿祺 赵森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