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神南产业公司机电设备管理中心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四种经营理念”,践行“不仅要‘管好设备’,更要‘经营好设备’”的使命。在安全防控、设备管理、资产盘活、创新驱动等领域深耕细作,以“数”为笔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奋进轨迹,经营指标稳中有进,交出了一份“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亮眼成绩单,为全年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安全环保筑防线
安全为基,环保为要。上半年该中心以制度完善为抓手,以隐患整治为重点,织密安全环保防护网。
中心健全制度体系。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办法》等3项核心制度,编制《外包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2025年安全生产环保重点工作的决定》,让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专题活动,学习3起事故案例,观看2部警示片,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同时,中心从硬件上筑牢防线,为天车加装超载装置、为叉车更换刹车片。上半年累计自查问题61处,全部整改销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回收危险废物234.14吨,处置233.59吨,完成危废库标准化改造,组织5次环保检查,确保安全环保零事故。
设备统管提效能
围绕“1235”工作思路,中心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上精准发力,以高效协同保障生产接续。中心协助陕西煤业起草《设备管理办法》等7项相关制度,为后续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深度挖掘设备剩余价值,打通了煤矿废旧设备回收、再制造、再租赁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服务通道,上半年组织完成1套7米液压支架、511件零星部件再制造工作。中心积极配合陕西煤业驻榆部开展运行检查,收集直管矿井15类450份运行报表,为设备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上半年中心组织会审综采、掘进设备维修方案13套,验收综采设备7套、掘进设备7台/套,确保设备修得好、用得上。同时规范化验收,安全完成设备及配件吊装(卸)6649车次、运输6591车次,办理5个直属矿井8安装5回撤设备出入厂验收,保障矿井正常生产接续。
租赁盘活激活力
以“能调不买、能租不购”为原则,中心全力盘活闲置资产,释放设备价值。
盘活创效“数”创佳绩。中心深入集团榆林地区矿井及陕蒙地区24家单位,摸清设备闲需情况,更新闲置台账,夯实调剂基础,实现市场调研全覆盖。截至目前完成3个新项目商务谈判与合同签订,累计开展17项租赁业务(含延续),盘活闲置设备288台/套,累计盘活资产原值1.72亿元,完成全年盘活目标的86%。
物资管理“数”出效益。根据与6矿3公司签订《物资调剂结算协议》,上半年累计盘活积压物资657万元,接收物资需求计划共计158份,利库资金769万元,减少新购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创新驱动强根基
中心聚焦国产化替代与技术创新,为设备管理注入“科技基因”。
国产化推进提速。中心协助陕西煤业制定进口设备及部件国产化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联合矿井梳理高依赖度进口设备清单1606项。整理成熟替代目录,每月上报替代采购明细。目前累计国产化替代采购1234项369.16万元,对比进口配件节约资金约100.27万元。
技术创新结硕果。中心修订《创新管理办法》《科技工作管理办法》2项办法,完成申报5项技术/岗位创新项目,其中1项获公司岗位创新三等奖,为设备管理注入科技动能。发布《液压支架再制造工程设计指南》等行业标准2项,用实干诠释初心,以创新驱动发展。
党建引领聚合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该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理论武装凝聚发展共识。创新推出“每日一课”,在工作群每日推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企业文化及安全生产知识,累计推送50余条,让理论学习融入日常。上半年,支部宣传工作硕果累累,累计发表稿件111篇,其中省部级8篇、集团级10篇、公司级65篇,奏响党建引领发展的主旋律。
针对党员管理中的痛点难点,支部创新构建“15446”党员教育监督管理模式,形成“关键岗位是党员、困难时刻有党员、急难险重见党员”的生动局面。目前支部党员“揭榜挂帅”攻克关键技术项目及研究课题6项。(王媛 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