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地市 艺体 更多

“80后”小伙用传统面塑技艺打造出30件作品《舞全运》助力十四运会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台 2021-08-23 16:08:11

(“莲湖精巧面塑”非遗传承人张倍源)

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周诗柔报道:

西安一位“80后”小伙用传统面塑技艺打造出30件作品《舞全运》,将指尖上的艺术魅力与现代体育精神激情碰撞,为十四运会助力。

随着十四运会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全运的行列当中,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健身运动的热爱和对全运会的期盼。身为面塑传承人的张倍源,就算其中的一位。他耗时近半年,完成了30件《舞全运》面塑作品。

(张倍源正在制作面塑)

张倍源:“这组作品其实在做的初衷就是,首先第十四届全运会,它是在我们西安、在内陆是第一次,所以说,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也是作为一个传承人,我们肯定用我们自己的传统的工艺去把它展现出来,让更多人通过十四运会的这样一个平台、一个运动精神来了解一下我们的陕西的传统文化。”

(张倍源正在制作面塑)

这组面塑造型以典型的陕北汉子形象为主,黝黑的皮肤、纹理明显的肌肉线条,头扎白羊肚手巾,腰系着彩色的布带,身着大裆裤,脚踩千层底布鞋,形态各异,或全力奔跑,或屏息静立,个个定格在了运动的一瞬间,展现了力与美的融合。

张倍源:“我做这个作品的形象为啥从陕北开始做,因为陕北是红色运动的发源地,所有人的腰带红黄蓝绿,说红黄蓝绿不是我自己去想象加进去的,而是从通过4个吉祥物,熊猫、金丝猴,还有朱鹮以及羚牛,在做帽子的时候,我也专门把安塞这一块的民俗文化了解了一下,我们陕北的帽子是往前戴的,两个兔耳朵很漂亮的,兔耳朵往前戴,这是作品契机。”

(张倍源制作的《舞全运》系列作品)

张倍源说,塑造人物的形象离不开生活中细致入微的观察,在创作前,他曾多次前往体育馆观看篮球、游泳等比赛项目,抓拍运动员的标准动作、爆发力和自然神态。还经常去公园里看市民跑步锻炼,感受生活中的运动气息。

(张倍源制作的《舞全运》系列作品)

张倍源:“这时候,我手里面就有了这个标准的动作和生活中的动作,我把它融合在一起,在做的过程之中,然后我就把它作为一个运动员,还是作为一个百姓,然后让他就是与运动距离拉近了,他的人的腹肌,我是弱化掉的,但是他所有人做每个运动的时候,他每个地方发力点,劲很大,这就是做出了动态。”

今年35岁的张倍源是西安人,从小耳濡目染,跟着伯伯学做面塑。由于喜欢动漫和设计,高中毕业后便去了日本留学,学习动漫与动画制作,并在多部热销动漫中担任背景师。回国后,他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怀着敬畏之心去感知历史迭代中的文化之美,揣摩历史、神话人物性格,将之融合到自己的面塑作品中。

(张倍源制作的《舞全运》系列作品)

张倍源现为“莲湖精巧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过去五年,共制作面塑作品近4000件。

张倍源:“我发现了我学习的并非国外文化,而是我们唐朝自古以来以前所拥有的文化,才去制作出现在让年轻人能了解到的传统文化,所有人都在讲他们国家的东西,讲他们的文化,讲他们的主要作品,我肯定要讲我自己东西,我拿出来绝对是原汁原味的东西,从这时候开始,然后后来国家现在大力的推广传统文化,我自然而然就被列入这个行业了,所以就坚持不懈的全职的去做这个事情。”

(张倍源制作的《舞全运》系列作品)

张倍源说,希望通过学习交流和文化上的创新突破,让更多人接受非遗、喜欢传统手艺。

张倍源:“文化不是那种让人去挖掘你的,现在的文化是你要把它拿出来跟别人分享的,不要去保守,一定要去把你的思维、把你的工艺程序开放,只有这样子他才有市场,他才能做得更好。我就是陕西人,陕西人捏着陕西的面,讲述了陕西的故事,那就是正宗的文化。”

张倍源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160多名学员跟他学习面塑技艺,从8岁小孩到87岁的老者,他们都对传统文化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点让他倍感欣慰。最近,他正在筹备一间面塑工作室,希望通过不断的创作推广,让更多的人进一步喜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台

记者:周诗柔

  责任编辑:瞿永昊 国光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