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游客在福园巷子品尝美食。
这个暑期,福园巷子成了市内外游客体验民俗、品尝美食、感受文化的网红“打卡地”。
8月7日下午,前往福园巷子的车辆和游人络绎不绝,门口停车场里的车已经停得满满当当。
“我们是从南京过来的,暑假一家子来这里打卡,来了才发现这里热闹,小吃的种类很齐全,晚上还有演出,真是不虚此行!”外地游客程女士说。
“吃啥,里边坐!”服务员一口老陕话招呼。沿着青石街闲庭信步,五花八门的特色美食让人目不暇接,垂涎欲滴。从热门的粉汤羊血、炸油糕、biangbiang面,到陕西凉皮、酸辣粉、粉蒸肉、锅盔、腊汁肉夹馍……这里汇聚了近百家特色小吃店。
“我们每天下午4点把桌子整齐摆放在广场上,食材都是当天的,提前腌好串好,到饭点25张桌子很快就坐满了,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不然肯定会手忙脚乱。”在厚苑酒馆做暑期工的大学生邹定靖说。
晚上6:30,福园巷子里的店铺前坐满了顾客。“我在咸阳很想你”“你说天长我就‘递酒’”……鲜活的文案或立于地或挂于墙,给了福园巷子暖人的温度和烟火气。
“没事了就会和朋友来这里坐坐,这里价格公道味道好,每家都经营着不同种类美食,想吃啥就吃啥,天气凉爽的时候要一份罐罐茶,放空半天,喝喝茶,聊聊天,很惬意。”市民张一彤一边撸串一边说。
据悉,福园巷子实行了统一管理,卫生整洁,全员持健康证上岗,并督促餐饮经营者建立健全购进记录,认真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餐饮具清洗消毒和经营场所消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为了保证游客人身财产安全,在福园巷子的6个门24小时均有保安在岗,巷子禁止所有车辆入内。“里面吃饭人太多了,人车分流还是安全一些。”福园巷子的保安张鹏鹏说。今年他已经56岁了,但他表示这里就是咸阳的“门面”,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给游客留下最好的体验,守好福园巷子的“入口关”。
福园巷子,已然成为了咸阳市的靓丽名片,在唤起人们味蕾记忆的同时,也彰显着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来源:咸阳日报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