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构建标准体系推行帮办代办推动窗口建设
我市强化举措推进西咸政务服务一体化
为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今年,咸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以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引领,通过实施构建标准体系、推行帮办代办、推动窗口建设三项举措,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为西咸两地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
构建标准体系。统一工作机制,主动与市级有关部门、外地市沟通协调,推动“跨区通办”规范化。统一办理标准。依托陕西省政务服务事项中控管理平台开展我市强化举措推进西咸政务服务一体化
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确认工作,在“事项名称、受理条件、审批流程、办理时限、服务标准”等方面开展标准化工作,加快推进同一事项区域之间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同条件审批。目前,已完成市级138项行政许可目录确认工作。统一通办事项。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梳理形成跨区通办事项目录清单。截至目前,梳理出可异地办理事项400余项(小项)。
目前,咸阳市与西安等14市(区)共同签署了《关中平原城市群14市(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陆续推出两批共39项关中平原城市群政务服务通办事项。截至目前,全市已办理跨域通办事项2万多件。咸阳高新区、咸阳经开区、渭城区等县区分别与西安高新区、雁塔区、西咸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等地签署“跨区通办”政务服务合作协议,推出以商事登记为主的“跨区通办”合作事项。4月,咸阳高新区与沣西新城、雁塔区分别发出首张跨区通办营业执照,标志着构建西咸政务服务一体化正式运行,让政务服务实现由“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的转变。
推行帮办代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开展“走访帮办重点项目”活动,为项目悬挂“重点项目服务牌”,分四组每月不定期开展现场帮办服务。针对当前西咸两地建设项目多、配套工程情况复杂的特点,按照“提早谋划、主动对接、帮扶指导”的原则,提前盘点项目建设进度、梳理审批政策,为项目报建提供全程陪办、按需帮办、及时跟办、协调督办的全流程“保姆式”服务,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解决审批手续难题,换取重大项目建设加速度,全力保障西咸大道综合改造(沣河桥—曹家寨)工程、地铁1号线三期建设等西咸重点项目建设。
3月份,针对地铁1号线三期建设项目实际需求及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与西安市住建局、人防办业务负责同志进行交流探讨,认真学习西安市地铁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经验和难点协调处理方法,探索采取“容缺受理+承诺制”方式完成了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珠泉路停车场项目、秦皇南路110kV变电站项目及沿线配套的7座车站的用地规划、工程规划和人防手续办理,加快推动西咸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动窗口建设。“一厅办”,对标对表西安,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协调对接市税务局、医疗保障局、养老经办中心、住房公积金中心、公证处、交警支队、公交集团等单位,增设税务、社保等多个业务便民窗口。截至目前,政务服务大厅共进驻部门26个,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481项,其中行政审批类403项,公共服务类78项。
“一次办”,紧扣“一件事一次办”新特点,通过落实“一次告知、一张表单、一次联办、一次办好”工作要求,推出了“我要办公司”等21项“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服务,涵盖企业开办、民办教育、医疗卫生、农林畜牧等多个领域,并对套餐服务事项制定办事指南,明确办理具体要求、所需材料、办理时限、办理流程等内容,降低办理难度,提高办理效率,办事环节平均减少65%,办理时限平均减少60%。
“自助办”,按照集约、协同、高效的原则设置自助服务专区,布设政务服务一体机、税务办理一体机、证照自助打印机、车驾管自助体检机、自助存取件柜、自助购气机、自助公交卡充值等30余台自助设备,可办理住房公积金查询、税务缴纳等62项事项,缓解了窗口排队等候的压力,为群众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不打烊”智能服务。
来源:咸阳日报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