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制度监管 诚信建设 源头治理 多元调解
我市“四个聚焦”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推荐国家级、省级和谐劳动企业,开展用工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一项项制度、一个个举措,奏响咸阳企业健康发展、农民工放心务工、劳动关系更加稳定和谐的乐章。
近年来,咸阳市人社局始终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以“四个聚焦”靶向发力,进一步强监管、畅渠道、抓治理、保支付,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为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制度监管,营造良好用工环境。注重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以“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为目标,强化《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解读,印发宣传资料2万余份,制作横幅展板千余个,引导企业和职工自觉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指导全市各类大型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多项集体合同,督促在建项目工地依规设立维权告示牌,并在全省率先开展电子劳动合同签订,每两年公布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我市一类、二类、三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提高到2160元/月、2050元/月、1950元/月,适时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推动各类企业合理规范用工。
聚焦诚信建设,用好用实失信惩戒。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行动,将足额支付薪酬、合理安排休假、是否缴纳社保等职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评价和谐劳动企业的重要依据,我市城投集团荣获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国字号”殊荣,激励全市各类企业合法规范用工。对各类用人单位开展年度守法诚信等级评定,对全市3870户企业进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2130家企业获得A级优秀评价、1738户企业获得B级合格评价、2户企业被评为C级评价,对严重失信的6户企业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在全市形成了有力震慑。
聚焦源头治理,严厉打击欠薪行为。坚持关口前移,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两网化”监管和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检查企业1482户,涉及劳动者5.82万余人,最大限度保障规范用工,构建权益保障屏障。围绕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按照“政府主导、人社部门统筹、行业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负责”的治欠清欠工作机制,紧盯工程建设领域和欠薪易发多发行业,2022年以来,为6716名农民工协调追发工资7576.9万元,全力依法保障农民工劳有所得、工资应发尽发。
聚焦多元调解,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以提升争议处理效能为主线,进一步畅通劳动者举报投诉渠道,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联动处理机制,深化“互联网+调解”模式,加强预防、做实调解、细化仲裁、强化服务,有效提升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2022年以来,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672件,仲裁结案率为97.81%,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3002.34万元,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来源:咸阳日报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