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未央区区长王小育:办好民生实事 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今年,我们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办好15项区人大票决的民生实事为总抓手,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辖区群众。”西安市人大代表、未央区区长王小育说道。3月25日,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汉长安城遗址区13.3万群众用水问题这一重点民生工程,这是未央区全力破解历史遗留的用水难题、切实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生动实践。
西安市人大代表、未央区区长王小育接受采访
多措并举从“住有所居”到“学有优教”
王小育表示,未央区将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精准发力,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王小育介绍,针对住房需求,未央区不断加快草二村城改安置房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7个,推出保障性住房630套以上,筹集经济补偿房400套以上。王小育说:“我们要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让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教育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我们将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615计划’为引领,新建1所小学、新增2520个学位,并通过深化教育集团化办学、打造‘五育并举’特色课程体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王小育说。
在医疗领域,王小育表示,未央区将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加速推进通用医疗三级医院、市第四医院未央院区等重点项目。同时深化"卫星医院"和"城市医疗集团"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创新模式 织就养老服务幸福网
“我们将积极推动辖区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全区14万居家老年人服务全覆盖。”这是王小育对辖区“老有所依”的郑重承诺。他介绍,截至目前,未央区已累计建成1个区级公办养老院,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7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2家农村幸福院,养老服务床位达2589个,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未央区的养老服务遵循“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理念,创新构建“中心+驿站+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探索推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双中心”模式,织就了一张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幸福网,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
王小育表示,未央区将重点实施养老服务“三大工程”。今年,未央区将高品质运营区级示范性公办养老院,新建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和助餐点。同时加强居家养老风险智能预警,为400余户独居老人安装智能预警系统。此外,依托职教中心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计划今年培训50名养老服务人员。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节点,未央区正以实干之笔书写"首善区"的民生答卷,持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根基。(文/图 陈丹)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