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潘皓亮在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西安市把就业工作作为深化“三个年”活动和“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的民生首要任务,纳入为民实事,通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下大力气挖掘就业岗位、优化就业服务,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在政策支撑方面,西安打出“组合拳”,相继出台先进制造业促就业10条、稳就业17条等措施,全年为企业减负近43亿元。通过“春风行动”等685场专项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9万余个,服务重点群体成效显著。特别是创新打造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建成529个就业服务驿站、零工市场和50个高校驿站,推出“蓝小工”“长安零工”等线上零工平台,方便求职者寻找工作。
同时,劳务品牌建设成为特色亮点,潘皓亮表示:“西安市在‘蓝田厨师’等传统品牌基础上,新培育了‘长安汉唐妆造师’‘阎良航空工匠’等28个特色劳务品牌。同时,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净化就业市场环境。”
2025年,西安市将将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以深化“六个改革”为牵引,聚力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帮助广大市民群众好就业、就好业。在政策层面,加强就业监测和形势分析,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力度,定期归集发布重大项目就业岗位。针对高校毕业生落实“1131”实名服务,计划举办百场校园招聘,提供10万个市场化岗位,并为千名创业意向的青年人才提供“一对一”创业咨询辅导。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困难群体将通过苏陕协作、跨区域劳务交流和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等渠道,提供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的机会,让困难群众就业有渠道、生活有保障。
“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年内将升级‘家门口’就业服务,打造标准化就业服务驿站50个、高校服务驿站30个以及零工驿站20个,让人社就业服务更加规范、更加便捷、触手可及。重点围绕康养托育、文旅数字、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行业领域,大力开展‘岗位(产业)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让广大市民群众具备更好的就业能力,推动技能成才、技能就业。”潘皓亮说。
潘皓亮表示,下一步,西安将持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化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强各项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指南的落实。持续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诚信示范创建等活动,推动就业招聘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好、保障好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