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金融 艺体 更多

让西安“双中心”成为“创新策源地” 省政协开展专题议政协商 为激活“双创”活力建言

西安新闻网 2023-11-08 09:45:15

11月7日,在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与会常委、委员们围绕“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进行专题议政协商。

打造全国示范性环大学创新生态功能区

省政协常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在发言中表示,我省在环大学创新生态功能区建设上,已经取得部分成效,如交大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的建设等,但是,在校地融合方面仍存在不足,高校宝贵的教育资源未能充分辐射地方。

罗军建议,陕西可充分发挥高校分布密集、学科优势互补的特殊优势,围绕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三校特色优势,形成连接高新区的环大学创新创业街区。

“西安高校地理分布较为集中、区域聚集优势突出,可以建设长安大学城、未央大学城等一南一北两个‘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吸引周边大学学术交流活动聚集,形成新的城市名片。”

让西安“双中心”成为“创新策源地”

省政协常委、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迎军认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要加快西安“双中心”建设,使之成为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

刘迎军建议,要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行动计划,围绕我省优势领域完善陕西实验室体系,推进空天动力、含能材料陕西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运行并争创国家实验室,围绕旱区农业、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布局建设陕西实验室,推动在陕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针对85%的科技资源集中在关中地区、陕南陕北科技资源匮乏的实际,引导各地市建设“离岸孵化”“异地孵化”中心,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税收分成等方式,形成“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的循环模式。

激发技术工人“双创”活力

据统计,我省有高技能人才159.6万人,其中大国工匠7名(在全国排名第三),三秦工匠160名,首席技师240名。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是联结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但是技术工人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缺乏资金和有效推广应用的平台,二是承接转化机制不完善、效果不明显。”省政协常委、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张永乐在发言中提到。

他建议,陕西要着力破解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难题,激发技术工人创新创造活力。一方面是搭建技术工人创新成果全链条转化平台,集成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数据库、专家数据库、企业技术需求库,搭建技术创新“供需双方”桥梁。将培育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扩大为“科学家+工程师+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大国工匠、三秦工匠、首席技师等高技能领军人才的创新才智。

另一方面,他建议,要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强对技术工人创新创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对在技术革新或技术攻关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线技术工人给予奖励,不断激发技术工人创新创造活力。

  责任编辑:白睿祺 国光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