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地市 艺体 更多

陕西8000余家民企倾情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日报 2022-09-04 12:05:02

“联建项目每年将为东岭锌业食堂提供鲜鱼3000斤,村集体经济收益年均增长2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3400元。”8月17日,在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推进会上,凤县双石铺镇兴隆场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负责人高红卫向来自全省各地的工商联组织和民营企业代表介绍。

兴隆场村全村321户1212人。近年来,村子依托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徽派民居、湖景一体景观,吸引游人前来观光游玩。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东岭锌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该村结对联建,共同投资70万元发展淡水鱼养殖项目。兴隆场村成为东岭锌业供应链基地,也成为我省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旅融合的一个典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去年以来,省工商联牵头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7家单位,组织推动全省8000余家民营企业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当中,以产业振兴为基础,倾情助力乡村振兴。

让农民在家门口当工人

“现在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当工人领工资咧。”米脂县雷家峁村村民王永岗高兴地搓着双手说,“每月4000多元,再加上10亩地一年的流转费将近2000元,这日子,美!”

去年,陕西雄伟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整合流转了雷家峁村560亩土地,投资7500万元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让116户360多人受益,其中有100多人跟王永岗一样,在园区当上了产业工人。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我省民营企业坚持发挥优势特长,优化乡村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发展高效农业、优质种业、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白河县兴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建设农业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天宝园区”,探索出“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变工人”的“天宝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

“公司返聘农民回园区从事农业生产工作,村民们由种田农民变为了产业工人,人均月收入2500多元,既没有失地还能就地就业。”该公司董事长刘和兴说。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2000多家民营企业带动下,已有8万余人实现了就业,从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

企业联村结对促共赢

地处秦岭腹地的凤县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人工养殖林麝,已形成一套成熟、操作性强的养殖技术。群众想养殖却往往苦于缺乏资金和用地紧张。

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凤县平安民爆服务有限公司与留凤关镇喇嘛泉村“联姻”,建立了“村企联建、四方合养、风险同担、利益共享”机制,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一期流转林地100亩,修建圈舍400间,建设林下放养区4万平方米,每年可让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以上。

“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万企帮万村”活动的接续和升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省工商联着力引导帮助民营企业做优项目、做强企业,不断拓展帮扶成果,并鼓励合作经营好的企业扩大规模,帮助更多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促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宝鸡市工商联推动企业“联姻”村子,引导双方围绕各自“有什么、缺什么、要什么”结对子、谈合作、促共赢。鼓励企业发挥优势,选派企业负责人或管理技术人才到村挂职,促进结对村培育管理人才;利用企业生产基地、电商平台、培训基地举办专题培训,为结对村培育储备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富的乡土人才,着力形成乡村治理、人才培养、消费助农、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坚实支撑。

截至今年6月底,宝鸡市1070户企业与913个行政村“联姻”,实施帮扶项目2166个,投入资金15.45亿元,受益群众35.68万人。

让才智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神仙豆腐是岚皋县的一种传统特色美食,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8月,安康巴山户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抖音号“巴山户外”,直播以柴火灰和神仙树叶为原料制作这道美食,短短两小时便吸引了50余万网友关注。

“我们公司将传统美食教学引入直播间,让更多农户学会制作工艺,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带动相关农副产品销售。”该公司负责人杨莎说,通过直播教学,公司带动3个工厂的产品销售,让70余名农户受益增收,累计销售岚皋特色农副产品200余万元。“只有努力深耕家乡的田间地头,才能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开花结果。”杨莎笑着说。

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岚皋县围绕“培训提标扩面、培育岚皋工匠、打响乡贤品牌”,推行百场专业技能培训、百名归雁人才创业、百村乡贤人士办企、百企到村育人兴业“四百人才智库”建设,共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致富带头人1.5万余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加大对致富带头人、新型农民等乡村人才的培养力度,以企业为平台吸引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世纪荣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采取“集团投资、农户投地、村委会持股”的村企股份合作模式,在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胡家庄村打造现代葡萄庄园。公司专门请来专家技术人员,累计组织村民400多人次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提供工作岗位200多个,先后帮助25名群众取得助理农艺师资格,让他们从普通农民成长为懂技术、有手艺的产业工人,真正掌握致富的“金钥匙”。截至目前,葡萄产业已由帮扶之初的304.47亩发展到1048亩,带动农户500多人,带动和辐射农户种植葡萄1万亩。

“农村既是我们的故乡,也是我们的根。作为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和先富起来群体的民营企业家,不管是来自农村还是生长在城市,都得到过来自乡村的滋养。”陕西荣民控股集团董事长史贵禄认为,民营企业家应该用财富和智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帮助更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截至2021年年底,我省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新增投资6.76亿元,新增公益捐赠1.13亿元,‘万企兴万村’行动已初见成效。”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铁说,“下一步,我们将强化组织管理,提升服务保障,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在乡村振兴中探索新模式,作出新贡献。”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ying wang Shaanxi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