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陕西书法旅游线路产品发布活动在汉中市博物馆举行,现场发布全省12条书法旅游线路。本期推荐的是“碑刻史诗·书脉探源”书法主题线路。
一、线路名称
“碑刻史诗·书脉探源”书法主题线路
二、推荐理由
本线路以七大碑刻史诗为核心,串联起从汉隶到唐楷、从摩崖绝唱到民间魏碑的书法脉络。游客可直面颜真卿《多宝塔碑》的雄健筋骨、欧阳询《醴泉铭》的楷书气韵,领略《石门颂》的汉隶豪情与魏碑造像的民间叙事,见证书法艺术与地理人文的深度交融。更可漫步书院门文化街、探访袁家村古镇、泛舟褒河水库,体验古今交织的文化生态,品味三秦大地的历史厚度与烟火气息。
三、沿线地点
西安市碑林区—宝鸡市渭滨区—渭南市华阴市—汉中市汉台区—铜川市耀州区—宝鸡市麟游县—咸阳市礼泉县
四、具体线路
西安碑林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华山·西岳庙碑廊—汉中市博物馆—铜川药王山碑林—麟游九成宫醴泉铭碑—昭陵博物馆
五、书法亮点
1.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成立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珍藏东汉至民国书法碑刻4000余方,名家名碑众多,“篆隶楷行草”皆有,是一部立体的中国书法史。走进碑林,颜真卿《多宝塔碑》的筋骨雄健,柳公权《玄秘塔碑》的骨力劲健、刚毅十足,怀素《千字文》的狂草飞白,在青石上演绎着盛唐气象。
2.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镇馆之宝何尊的“宅兹中国”四字,镌刻着“中国”一词最早的出处;逨盘的284字长铭,如史诗般记载西周单氏家族的赫赫功勋。这些铭文或方峻如斧凿,或圆润似云纹,是篆书演变的活态见证,记录着华夏文明最早的“国家档案”。
3.华山·西岳庙碑廊:这里珍藏的《西岳华山庙碑》(东汉延熹八年)是汉隶典范,结体方整中见灵动,波磔如华山险峰般陡峭峻拔。细观碑侧题刻,宋代欧阳修的跋文与汉代碑文形成跨越千年的笔墨对话。
4.汉中市博物馆:这里藏有历代碑刻珍品与出土文献。镇馆之宝《石门十三品》虽已迁至博物馆保护,但其摩崖原拓仍可在此一睹真容。《石门颂》的隶书如云卷云舒,笔势开张;曹操“衮雪”二字以汉隶入石,似惊涛拍岸,尽显枭雄豪气。馆内还陈列着汉代简牍、唐宋碑拓,从竹木到金石,串联起书法载体的千年嬗变。
5.铜川药王山碑林:这里陈列着清末以来耀州境内收集的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百余座造像碑。其中尤以魏文朗造像碑、姚伯多兄弟造像碑、仇臣生造像碑、青龙魏碑、张僧妙法师碑等北朝造像碑最为卓著。这些碑碣被誉为“历史艺术的灿烂明珠”,是我国石刻宝库中的瑰宝。
6.麟游九成宫醴泉铭碑:藏着书法史上的“至尊法典”。欧阳询76岁所书《醴泉铭》,被奉为“楷法极则”。字势中宫紧收而外拓险绝,如将军布阵,笔笔皆含千钧之力。
7.昭陵博物馆:唐太宗昭陵陪葬墓区的碑石群,堪称初唐书法的露天展厅。欧阳询《温彦博碑》的险峻瘦硬、褚遂良《房玄龄碑》的绰约风姿,王知敬《李靖碑》,唐楷巅峰之作,记述李靖生平功绩,文辞华美,与书法相得益彰,是研究唐代历史、文学与书法结合的珍贵资料。特别是《昭陵六骏碑》—战马的嘶鸣与飞白的笔意,竟在石上浑然天成。
六、特色活动
1.拓片制作体验(碑林博物馆):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亲手拓印汉隶或唐楷碑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2.书法临摹体验(碑林博物馆):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模仿古人书写毛笔字。
3.书法临摹课程(华山西岳庙):专业老师从书法起源、历史演变、握笔姿势等方面全面讲述书法文化。
七、沿线旅游景点
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西安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渭南华山景区、咸阳袁家村、铜川溪山胜境景区、铜川薛家寨景区、宝鸡中华石鼓园、汉中石门栈道景区、兴汉胜境景区等。
八、交通线路指南
西安碑林博物馆
公交:乘坐西安地铁2号线,在永宁门站下车,步行前往。
自驾:至博物馆附近地面停车场。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公交:乘坐53、22、61、7、38、10、52路公交车到达中华石鼓园站。
自驾:至博物馆附近地面停车场。
华山·西岳庙碑廊
公交:乘坐高铁至华山北站,步行1.3公里至华山西岳庙。
自驾:至西岳庙东南地面停车场。
汉中市博物馆
公交:乘坐9、12、22、28路公交车到达古汉台站。
自驾:至博物馆附近地面停车场。
铜川药王山碑林
公交:乘坐6路、18路公交车至药王山站。
自驾:至景区门口停车场。
麟游九成宫醴泉铭碑
从宝鸡市区出发,沿宝汉高速公路、麟凤路行驶到达。
昭陵博物馆
可沿关中环线自驾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