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青藏高原的雪山巍峨、河湟谷地的民族风情、河西走廊的古道悠悠……每一处都诉说着动人的故事,也见证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乡土建筑研究团队的坚韧与执着。
团队三代建筑学人撸起袖子一个接着一个研究做,不知不觉,这已经是第40个年头了。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也书写着关于坚守与传承的动人篇章。
抚今追昔,团队扎根西部,通过多区域、多向度、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和实践应用,不仅夯实了西部地区乡土建筑研究的根基,还建立了高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初步构筑起串联西北地区的广域研究框架,探索出一套适用于乡土建筑研究的有效方法。
筚路蓝缕,探索西北乡土建筑的奥秘
广袤的西北大地,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蕴藏着丰富的故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数千年来,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聚落形态和民居建筑风格,黄土高原的窑洞,宁夏、甘肃、青海等地的土堡、庄廓、碉楼……这些散落于偏远山区的乡土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然而,它们却曾面临着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的困境。
时间的镜头缓缓地拉回到40年前。
随着国家对乡村住房建设的关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科研工作者,踏上了探索西北“土房子”奥秘的征途。
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窑洞:土窑、石窑、砖窑、接口子窑、薄壳窑、柳把子窑、土基子窑、地窨子窑、崖窑……这些窑洞不仅是当地百姓的栖身之所,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深深地吸引了西北乡土建筑研究团队的奠基人——侯继尧。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满腔热忱,他毅然投身于窑洞类型化、特征化研究,为我国窑洞研究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
他深入黄土高原腹地,探寻那些隐匿在沟壑间的古老窑洞,遍访了陕西、山西、河南各省的窑居村落,发现了许多窑洞民居的精华,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凝结成了两部专著——《窑洞民居》与《中国窑洞》。这两部书系统地介绍了窑洞的历史演变及类型分布,并通过丰富的实例评析展示了窑洞民居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
侯继尧深知,研究窑洞不仅是探寻建筑之美,更是了解中国农村、农民生活的窗口。他曾多次告诉学生:“只有对中国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真正研究好窑洞民居。”
退休后,侯继尧仍心系“窑洞安全性和舒适性”课题研究。为弥补窑洞温度量化数据及寒冷天气居住体验研究的空白,当得知陕北即将迎来一场寒流,他毫不犹豫地装上常用的药物,收拾好行囊,驱车直奔陕北。
抵达陕北后,侯继尧一头扎进了那些古老的窑洞中,开始了他的实地考察。零下20多度的夜晚里,他在室内、室外反复测温,频繁地记录实验数据,细致地询问村民居住感受,只为了解当地百姓室内究竟需要达到怎样的温度才能确保居住的舒适性。
“这些宝贵的数据,不仅关系到窑洞居住者的舒适度,更是对窑洞建筑科学性的一次重要验证。”多少个严寒酷暑,侯继尧走遍了黄土高原的沟壑村落,与当地村民亲切交谈,向工匠虚心请教,实地验证了窑洞在独特气候条件下的安全性能与居住舒适性。
多年来,侯继尧坚持亲手绘制每一座窑洞草图,记录每一处独特细节,揭示了窑洞建筑的独特形态、结构特点和文化内涵,为中国窑洞民居研究提供了宝贵线索,并与任震英等学者共同成立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研究分会,奠定了国内生土建筑研究学科方向。
1989年8月侯继尧手绘下沉式窑洞建筑群鸟瞰
1981年5月侯继尧手绘姜氏庄园庭院透视图
薪火相传,研究之路再拓展
侯继尧那份对乡土建筑的热爱与坚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深刻影响着他的学生王军。自1974年入校后,王军便跟着老师侯继尧一同对陕北地区的很多经典窑居村落进行了深入的测绘与研究。
在侯继尧的悉心指导下,王军不仅继承了侯继尧对乡土建筑的深厚情感,也在窑洞民居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他带领团队深耕高原窑居村落,对各地不同类型的窑洞民居进行了再细化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拓展了生土建筑的营建技艺研究,并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切入拓展了西北地区乡土建筑的研究。
他的研究聚焦于窑洞民居的核心区域,对靠崖式、下沉式、独立式三种基本窑洞类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出版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建造技术——窑洞》,深入剖析了窑洞的固有缺陷,提出了改良之道。
2010年王军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指导下沉式窑洞更新改造
2004年王军赴甘肃省庆阳窑洞调研
2010年9月王军赴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拉布乡兰达村调研青南碉房民居
面对西北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挑战,针对西北不同地理单元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难点、痛点,王军不断探索,构建了西北乡村人居环境体系理论。他以西北聚落为研究对象,以解决西北人居环境的特殊矛盾和揭示普遍营造规律为基本任务,出版了专著《西北民居》,并指导博士生出版了《绿洲建筑论》《陕甘宁生态脆弱区乡土建筑研究》等。
数十年的磨砺,住过石窑洞,摸过庄廓墙,攀登过碉楼群……王军带领团队前往陕北佳县、河南陕县、内蒙古凉城县等地,深入研究窑洞安全与舒适性提升与废弃窑洞活化再利用问题,其研究成果“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官寨头村下沉式窑洞更新实践”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二届田园建筑三等奖。
“保护传统民居建筑,不仅是保存历史遗迹,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其焕发新的活力,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今,73岁的王军,依然保持着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2024年暑期,他再次带领团队,前往海拔近4000米的三江源地区,积极协助青海省住建厅完成果洛州班玛县藏式居民与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研究当地传统村落的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
除了深耕科研领域,王军还心系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他耐心指导,鼓励学生探索创新,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成长为西北乡土建筑界的璀璨新星。
2024年6月团队调研陕西省神木市国家级传统村落菜园沟村
不忘初心,新老共绘新篇章
“情怀,是研究的灵魂。乡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根’和‘本’,研究乡土建筑需要耐得住贫穷,守得住寂寞。”这是王军对他的学生靳亦冰常说的一句话。
作为团队第三代青年教师,靳亦冰将这份情怀深植于心,专注于西北高原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她从民居、聚落关系研究入手,出版《青海聚落》《陕西聚落》,从历史文化角度总结营建智慧,为当地乡村建设提供依据。
2010年起,靳亦冰还不断研究拓展新思路。面对牧民居住困境,她毅然深入青藏高原,对藏族传统村落民居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细致调研,决心设计出真正符合牧民需求的居所。
语言障碍、交通不便、高原反应……这些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却成了靳亦冰研究路上的磨砺石。
“我只想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才知道他们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与牧民同吃同住,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从中汲取设计灵感,在此基础上,她创新性地提出了“移动的传统村落”这一理念,将游牧民的黑帐篷融入传统村落保护,深化“生态牧居”概念,实现了游牧文化与现代生态宜居的完美融合。
2017年2月靳亦冰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清水河镇扎哈村定居点入户调研访谈
2024年2月靳亦冰带领团队赴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调研传统村落非遗情况
靳亦冰及其团队运用专业技术知识,深度介入传统民居的优化升级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先后于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21年青海玛多地震、2023年甘肃积石山地震后分别编制《青海四区特色民居推荐图集》《农牧民住房恢复重建指导图集》《震后农村住房恢复重建推荐图集》,用专业知识为地方政府提供有力支持,加速推进震后居民安置工作。
靳亦冰不断用行动传承着情怀,同时,也带领着青年学子们扎根西北,深耕乡村。每年,数十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她的带领下,前往陕北黄土高原、河西走廊黑河流域、青海三江源地区等地进行调研。
2023年7月团队赴青海玉树调研传统村落
在黄土高原上,气温低至零下二十多度,青年学子们依旧坚持测绘窑居村落及测量窑洞的室内外温差,由于频繁地室外作业,他们的手脚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伤,皮肤变得发红、发紫,甚至肿胀。但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他们没有一个人抱怨寒冷,没有一个人选择退缩。
面对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学子们高反严重到需要吸氧,同时饱受着剧烈头痛的折磨,皮肤因强烈日晒而爆皮;加之饮食习惯的不同,许多人出现了口腔溃疡、嘴角红肿起泡等症状。然而,他们依然毫无怨言地背着方便面,穿梭于高原的各个村落之间。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他们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关于青海省三州六县高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项调研报告。
“我们要用数据和研究表明,窑洞并不是贫穷落后的象征,而是营建智慧与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这是他们共同的信念。
“走过的乡路,遇见的乡亲,量过的乡屋,在乡村调研中,我深切感受到传统村落与文化的生动存在。”建筑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慧瑾说。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西北广阔的土地上。四十载坚守,三代人传承,变的是时间,是一张张崭新的面庞,不变的是团队的坚持与探索。
面向未来,团队还将利用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助力构建高原绿色社区与绿色建筑科学体系,积极探索在“双碳”国家战略目标下的西部零碳建筑的实现路径,切实满足地区人居环境改善的实际需求,并积极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与完善。(通讯员:肖雯雯)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