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原县以“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为抓手,在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打造“同心三原”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打造美丽和谐、文明宜居新乡村。
精细网格化管理,建设美丽乡村。
“从今年开始,我们镇9个村全都进一步细化网格管理,在设置街(巷)长的基础上,还增设了户长,目前全镇总计选拔任用街(巷)长280余名,户长540余名,其中党员就有270余名,他们在我们镇推进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西阳镇党委副书记王炜介绍道。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的带领下,西阳镇探索出了“村党支部书记——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街(巷)长——中心户长”五级治理体系,逐级逐人压稳压实责任,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疫情防控、“三堆六乱”专项治理、雨季防汛、秋粮抢收抢种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还减轻村“两委”班子的压力,切实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
打造纠纷调解室,建设和谐乡村。
该县以党建为引领,让党群服务体系不断下沉,截至目前,新建和改(扩)建村级组织阵地141个,累计投入提升资金1500余万,优化整合党建、治理、服务等功能,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和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以“有话好好说,有事慢慢讲”为核心;以“解纠纷、清积怨、耐心疏导”为原则;以“化矛盾、止纷争、握手言和”为目的的纠纷调解室应运而生,有效解决了农村婆媳矛盾、宅基地划分、土地征用等问题,打造和谐宜居新农村。
“过去出现纠纷只能去村民家里解决,很不方便,现在有了纠纷调解室,可以把村民请过来,坐下来,慢慢谈,调解效率明显提升。”光明村前党支部书记寇东海开心地说着今昔对比。
赓续好红色血脉,建设文明乡村。
“大寨村是渭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我们一定要传承老一辈优秀革命传统,赓续好红色血脉,让红色精神永放光芒!”大寨村村民自豪地说。
该县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在大寨村建设落成,目前已成为全县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在纪念馆周边广场、街巷建设党建文化墙,组织群众观看红色电影、宣讲红色故事40余次,利用农闲时间组织群众开展文艺演出和纳凉晚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20余次,引领积极向上文明新风。
同时,为传承红色血脉,引领乡风文明,连续3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各类精神文明评选活动,其中,评选“四美五净”美丽庭院80余家、“好婆婆好媳妇”150余人、优秀高考学子120余人等,着力培育崇德向善、诚信有礼的村风民风,建设文明美丽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