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西安经开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依托陕汽、吉利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经开区持续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战略,已成功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链式反应”不断释放新动能。
近日,西安经开区汽车产业再传捷报——国内汽车安全系统领军企业松原股份与内饰材料龙头企业旷达科技相继落户,分别建设汽车安全系统核心部件和汽车座椅套制造项目。这两个关键配套项目的同步落地,不仅是经开区持续推进“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成果,也标志着区域汽车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和集群效应的持续深化,为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
松原安全:布局西部市场,完善安全系统配套
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一级供应商——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松原股份)为开拓中西部市场,近日在西安经开区设立子公司——松垣(西安)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简称:松垣安全)。
松垣安全计划在泾渭工业园投资建设汽车安全系统核心部件项目,该项目的落地将有效完善经开区汽车产业链在安全系统领域的本地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区域汽车产业的韧性与安全性。
该项目将建设方向盘生产线及安全气囊生产线,打造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制造的汽车安全系统产品数字化智能制造工厂,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239万套汽车安全系统核心部件,年产值预计超3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200人。
松原股份长期专注于汽车安全带总成、安全气囊、方向盘及特殊座椅安全装置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并积极向车辆安全控制模块及智能集成化方向转型升级。企业客户覆盖斯特兰蒂斯、福特、大众、吉利、上汽通用五菱、长城、奇瑞、长安等传统整车厂,以及蔚来、理想、小鹏、华为智选等新势力品牌,综合实力突出,已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旷达科技:完善内饰配套,强化区域协同
西安经开区日益完善的汽车产业生态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纷至沓来。
近日,旷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旷达科技)正式落户经开区。旷达科技是区内重点企业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正是随着延锋产能持续扩张所带来的供应链带动效应,旷达科技因此选择同地落户。
旷达科技是一家主要从事交通工具内饰材料、座椅面套、座舱舒适系统研发制造,并涉足光伏投资运营、射频滤波器等业务领域的A股上市企业,已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内饰件行业的标杆型专业制造服务企业。
目前,旷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在经开区成立西安旷达汽车座套有限公司,依托旷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汽车内饰材料领域的龙头地位和完整产业链优势,西安旷达聚焦汽车内饰件精细化加工,致力于成为区域化、高响应的内饰工艺制造中心,高效辐射西北汽车产业集群,项目达产后,预计年生产汽车座椅套18万套,年产值超2亿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松垣安全与旷达科技等优质项目的相继落地,离不开经开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精准有效的产业政策支持。
围绕“园区事园区办”,经开区在泾渭工业园、渭北工业园设立2个政务服务分中心,在秦创原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吉利零部件配套产业园、西安兵器产业基地设立3个政务服务驿站,系统构建以“区级政务大厅为统揽、以园区分中心为枢纽、以各政务驿站为支撑”的“1+2+N”三级政务服务矩阵,实现104项高频事项“15分钟便利办”。驿站还集成政策服务、融资对接、人才引进等增值功能,常态化开展上门问需、送证照上门等服务,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政策与金融支持方面,经开区整合各级惠企政策,编制惠企清单和申报指南,依托驿站开展“政策预审”“精准推送”和“申报辅导”。同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今年已成功发行4.5亿元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落地全省首支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AIC股权投资基金,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经开区还健全企业诉求闭环处理机制,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完善投诉举报线索的调查、分派、督办流程,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延伸至政务驿站,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截至目前,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及各驿站累计办理各类事项26万余件,“好差评”系统收到评价7.9万余条,群众满意率高达99%。
“经开事、经心办”的政务服务品牌,以企业感受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支撑,正成为经开区吸引龙头企业、留住链上企业、培育生态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浙江松原、旷达科技等一批关键配套企业相继落地,西安经开区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区域配套能力显著提升。当前,经开区已集聚40余家汽车产业链核心零部件企业,2024年泾渭工业园汽车产业产值预计突破千亿元,达1067.37亿元。未来,随着更多填补产业链空白的优质项目签约投产,经开区汽车产业本地配套率将持续提高,进一步强化上下游协同、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