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金融 艺体 更多

神南产业神南学院:建设全链赋能技能工匠学院

神南产业发展公司 2025-04-25 12:19:56

近年来,神南产业发展公司神南学院紧抓全国总工会、陕西省总工会等政府扶持契机,坚持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技艺、服务工匠人才、培育煤矿工匠的原则,以劳模工匠、技能大师、技术能手为支撑,通过技能培育、能力评价、赛前集训、产教融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向发力、深度融合,累计培育各等级技能人才2.91万人次。

产教共营,锚定产业链

神南产业神南学院:建设全链赋能技能工匠学院

神南学院深度贯彻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紧紧围绕陕煤集团发展战略布局,精心打造了煤矿综采工作面实训基地等一系列先进的硬件设施,并联合电光科技、久益开采等25家设备厂商建立了“设备共享池”,整合6大类96台套先进采掘装备,确保教学设备与生产现场保持同频更新。同时,与煤矿企业技能大师和厂家工程师成立“专家智库池”,累计邀请43位专业人才上讲台。在与煤炭企业和煤炭产业服务厂家的合作中,实现了企业从“单向输送”到“系统共生”的范式转换,使煤矿企业由人才“需求方”变身“联合培养方”,填补煤炭产业服务厂家在技能培育中的“缺位”。

课程共建,紧扣人才链

面对煤炭行业智能化对技能人才的新要求,神南学院遵循“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课程开发机制,以专业集群带动专业课程上层次、上水平。通过组建10名教研人员、32名厂家工程师和煤炭企业一线人员的设计组,在充分发挥自身实训基地优势和深入分析煤矿主体工种人才的需求特点中,联合开发了电气开关、采煤机(机械、液压、电气)、综掘机维修工等26类专业课程。在“走出去”的实践中,使教学现场与厂家生产线无缝衔接,真切感受行业前沿动态。在“引进来”方面,邀请厂家工程师参与课程设计与授课。通过这种双向交叉的课程共建模式,确保教学内容与厂家生产任务高度匹配,与煤炭职工岗位能力高度贴合。学员实操考核通过率提升至95%,切实提升了职工的技能实战水平。

人才共育、贯通教育链

神南产业神南学院:建设全链赋能技能工匠学院

针对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契合度低的短板,神南学院创造性实施"三维贯通"培养体系,打通教学与实践的断层。在纵向贯通上,以职业能力水平"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评价四级成长通道,配套开发52个工种模块化课程包,职工可根据技能层级选择配套学习路径。在横向融通上,推行"双导师制",为特种作业、技能专项培训配备技能大师和厂家工程师,形成互补性和互促性效果。在时空维度上,注重以赛促学,依托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基地,组织煤炭企业获奖选手和赛事设备厂家共同集训。近三年,通过培养的选手在省级和行业级的竞赛中屡屡斩获佳绩,获奖率达39.25%。

团队共创,赋能创新链

神南学院积极探索创新,致力于构建产学用机制和人员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在厂家车间,神南学院精心构建起煤炭企业“出题”、教师和学员“解题做题”的互动模式,塑造出一批默契十足的教师与厂家工程师“教学拍档”,有效促进知识与技术的交流碰撞。在神南产业基地,由煤矿企业技能大师和厂家工程师成立“专家智库池”,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技术创新、团队建设、专业建设等,厂家更好地服务了煤炭企业的售后,学院更好地完善了客户的实训质量。通过这种模式,真正实现了利企利院,利益共享。近五年,累计形成赛前训练手册等创新成果7项,各类实操教学技术创新32项。《安全反例体验系统》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五小创新"一等奖,真正构建起技术共研、成果共享的创新生态。(郭庆)

  责任编辑:辛晓霞 秦乐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