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是新学期开学第一次升旗仪式。渭南初级中学校长石克礼为全体师生带来了精彩讲话,送出了新征程中掌握精彩人生的三个能量“锦囊”。
一是树立“勇毅坚卓”的意志品质。渭南初级中学之所以一路凯歌,是因为所有渭初人心中都牢记“勇毅坚卓”的校训,它是学校精神与人格教育的完美结合,它为同学们树立了符合时代需求的行为价值导向和精神引领,它是每一位渭初人都应该始终铭记并永远坚守的一种意志品质。
“勇毅坚卓”四个字,内涵深刻,各含其义又有机联系。每个人的努力都源于自身见识的卓越,而这种“远见卓识”的树立,也离不开“勇敢”“坚强”和“毅力”的体现,这种相互呼应,首尾联结而最终形成了“渭初”的精神。
一个在生活上、学习上自信努力的人一定是一位“勇毅坚卓”的人,一个能够不断克服困难、勇闯新路的人一定是一位“勇毅坚卓”的人。“勇毅坚卓”是一个人的内胎学识、更是一种意志品质。山再高,勇攀登,必会攀顶;路再远,坚持走,终将抵达。把“勇毅坚卓”化为自我强大的心底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度风雨、战长途、开新路。
二是确立“学贵有恒”的精神态度。毛泽东主席曾写过一副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这副对联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对学贵有恒精神的称道。一个人只有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金,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必能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有些人做事往往缺乏耐心和恒心,做一件事如果没有恒心就不会把它做好,自然也就不可能建立一番事业,反而还以为自己做的很好。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一颗百折不挠的恒心,坚持的越久,收获的也就越多。巴尔扎克曾说过:“持续不断地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洪昇写《长生殿》花了九年;司马迁写《史记》花了十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二十七年;歌德写《浮士德》花了整整六十年。从以上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要想成就一项事业,需要多么持久的恒心。
亲爱的同学们,成就事业,需立志,但却不能常立志,要立长志。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你的这一切,坚定你的目标,你的信念,必定会成功。
三是建立“超越自我”的心气格调。一个人前进道路上的最大敌人就是他自己,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实现自我超越。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大家就离卓越的“自己”更近一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超越自我不是一蹴而就,它是日积月累的行动,是分秒不懈的坚持。每一天,坚持早起五分钟,坚持练字一刻钟,坚持读书半小时,坚持为班级服务一整天。在坚持的行动当中,生活变得日渐美好。直到某一天,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们发现之前的某个困难迎刃而解,超越自我的梦想就会在自己的身上实现。
超越自我,是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一个人的高贵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过去的自己。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不管是青春无敌,还是人到中年,甚是壮士暮年,只要想干,就放手去干。超越自我,需要“输得起”的强大内心。付出了全力,即使失败,也无所谓畏惧。经历过,努力过,就是巨大的精神财富。“输得起”还要“放得下”,更重要的是要有重头再来的勇气......
老师们、同学们,请收拾好“行囊”,打开石校长给我们的“锦囊”,迎接新的挑战,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