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正是猕猴桃果实迅速膨大的关键时期,骄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气温动不动就窜上了35度,果树叶子都晒蔫了。走进眉县秦源泽生态家庭农场猕猴桃园,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株株猕猴桃树整齐排列,架型也不是传统的伞状,一片片叶子又大又绿又厚实,一颗颗猕猴桃均匀地挂在枝蔓下,煞是诱人。
“我前几年在眉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成立家庭农场,自费出国学习新西兰猕猴桃种植技术,我的猕猴桃园都是按照最先进标准建设的,采用一枝两蔓新型架型,便于机械化作务;采用数字化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温度和土壤墒情自动喷灌,不怕高温,节水肥,产量高、品质好。我还组建了技术团队,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26户,面积1060亩。”7月3日,秦源泽生态家庭农场主李凯接受采访时说。
近年来,眉县按照“1346”模式,培育出一批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让家庭农场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带动群众增收的“前沿堡垒”。
建强一个组织保障体系。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宏旭介绍,要确保家庭农场培育工作顺利推进,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县委、县政府把培育家庭农场作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建强‘县镇村’三级组织保障体系,从县到镇街到每个行政村都有专职人员负责。
加强财政、金融、土地三项支持。他们筛选19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重点扶持,近五年累计安排家庭农场实施中、省农业项目49个,累计投资280.36万元。通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等形式,先后为彩玲肉鸡养殖、法仪堡等家庭农场协调贷款资金600余万元。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文本,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助长兴、逸凡生态等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200余亩。
抓好基础、财务、经营和素质四个培训。“我们非常重视家庭农场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共选派18名辅导员,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从最基本的做起,引导家庭农场规范化发展。从简单生产记录、购销台账、财务收支记录簿开始,培训家庭农场主620多人次,部分家庭农场已能够独立记账报税。”提起培训,县农经站站长曹可平娓娓道来,“我们积极推行“户变场、场入社、社联合”发展模式,引导家庭农场领办或者加入农民合作社,开展统一生产经营。我们每年邀请专家教授开展经营管理、品牌创建、直播带货等培训,不断提升农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六种形态发展壮大家庭农场。眉县家庭农场有以梦媛彩桃生态家庭农场等35个家庭农场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型,依靠科技创新,率先采用猕猴桃最新生产技术,实现高产高效;有以秦源泽生态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技术辐射型,自费出国学习,掌握核心种植技术,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有以育阁轩农业家庭农场为代表的社会化服务型,投资600多万元购买农业机械,为果农提供土壤检测、植保、修剪等生产托管服务;有以彩玲家庭农场为代表的生态发展型,发展生态养殖、有机种植,走出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新路子;有以格林能家庭农场为代表的电商带动型,积极拓展“线上市场”,带动周边农户增加销售。“我们已经入驻淘宝、天猫、拼多多等平台,去年销售收入123万元。”格林能家庭农场负责人兴奋地说。有以法仪堡家庭农场为代表的农旅融合型,充分利用交通优势,瞄准休闲消费和旅游消费,建成集设施农业种植、特色经济林栽培、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年实现收入50多万元。
“在眉县,家庭农场已然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前沿堡垒’和‘排头兵’。数据显示,眉县家庭农场已达到830户,其中从事猕猴桃种植家庭农场652户,参与引进推广新优品种57个,推广新技术、新工艺54项,带动农民4.1万人,带动6897户脱贫户实现稳定增收。”眉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席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