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地市 艺体 更多

锚定西部示范、推动转型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

铜川市委宣传部 2024-07-30 16:09:16

7月30日10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铜川市委副书记、市长郝光耀,铜川市政府副秘书长张伟,铜川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尹天成,铜川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田卫东出席,围绕“锚定西部示范、推动转型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锚定西部示范、推动转型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

据郝光耀介绍,今年以来,铜川扎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紧盯“建设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目标定位,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生态强基、区域融合、文化引领“六大战略”,聚力打造能源资源、先进制造、特色新兴“三大产业集群”,持续为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蓄势赋能。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铜川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去年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四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为全省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铜川聚焦结构优化抓项目、聚焦动能强化抓招商、聚焦市场主体抓督帮,“一企一策”解难题,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23年度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今年以来,铜川全力巩固和拓展经济发展良好势头,坚持集中开工、观摩点评、专班推进等做法,对标开展“四个一批”提质扩量行动,实行项目建设“五抓五比”等机制,推动高质量项目梯次接续、滚动推进;坚持市级领导带队上门招商,组织赴京津冀推介招商,举办“三个年”民企商会进铜川招商活动,引进一系列高质量的产业项目。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

产业链群加速聚集。铜川因矿设市、因煤而兴,工业起步早、有基础,是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第一批工业城市之一,是陕西和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铜川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把铝及铝合金、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光电子等重点产业链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延链补链、产业协同、错位发展,加快优质产业项目集群集聚,特别是12GW单晶电池成为全省电池行业首个废水“零排放、全回用”标杆工厂,光电转化率等各项指标参数行业领跑;年产220吨磷化铟材料生产线项目实现核心材料进口替代,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变量。去年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在铜川市成功召开,标志着铜川转型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上半年,4条重点工业产业链合计增加值增长14.9%,其中:铝及铝合金产业链增长20.1%,新型建材及先进陶瓷产业链增长11.6%,光电子产业链增长33.2%。如今,铜川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铝材加工产业聚集区,去年举办了铝产业发展大会,陕西铝业协会也在铜川落地,基本形成了电解铝、再生铝为基础,铝精深加工为重点的产业体系,铝及铝合金产业链作为引领全市转型的首位产业作用不断增强,已具备30万吨电解铝、125万吨再生铝、150万吨铝精深加工能力,到今年年底全市铝及铝合金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00亿元。下半年,铜川将继续举办铝产业发展大会,不断推动铜川铝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力争到“十四五”末铝产业链产值达到300亿元左右。

改革活力不断释放。铜川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始终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全力打造良好科技创新业态。全面推进科技强市建设。紧抓获批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项目21个,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比2020年增长4倍以上。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连续三年获省级表彰奖励,近年累计入驻高新技术企业9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9家,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2家,印台农高区获批全省首家省级农高区。持续深化金融赋能。作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铜川围绕城市转型和乡村振兴两条主线,进一步用好金融活水,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和惠农支付服务点实现镇村全覆盖,创新推出“光伏贷”“樱桃贷”等20种特色信贷产品,着力打造政府引导和商业可持续发展并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普惠金融改革“陕西样本”。抢抓被列入第一批全国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整县推进试点区机遇,耀州区克坊村农村分布式光伏产业“政银担—企村户”模式,为普惠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铜川经验”,此项工作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去年,我市成功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一年来依托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出政策、优环境、强基层、重服务,15类48个项目全面启动,在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中医药人才引育等方面重点突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加快制度创新。牢固树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鲜明导向,以“四深化、四提升”为抓手,着力打造政府最诚信、企业最舒心、办事最高效的三张名片,系统谋划营商环境突破年任务32项,以“小切口”改革推动大转变,2项案例入选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并在全省推广;“三送三解三优”助企纾困等5项做法获省委、省政府肯定。

自然生态持续改善。近年来,铜川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排查和系统整治,扎实推进渭北“旱腰带”和非煤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2023年,铜川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中前进16位,位列关中7市区和汾渭平原15地市第一;石川河岔口断面水质连续三年达到Ⅲ类水质;污染地块、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完成生产矿山、历史遗留矿山恢复治理2899亩,营造林10.12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0.45%、36.51%,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达到97.93%,铜川从过去污染极度严重的城市,到如今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入选“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今年以来,铜川扎实开展春季扬尘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统筹抓好河湖“清四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截至7月27日,全市优良天数147天,同比增加13天,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3%。在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93位,比去年同期增加21天,空气质量位居汾渭平原15市区和关中片区第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生态的改善,铜川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铜川籍”朱鹮达到239只,成为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典范,红腹锦鸡、华北豹等国家级保护动物也频频出现,标志着铜川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

民生福祉越发厚实。铜川社会大局多年来持续保持安全稳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行“周末查安全”工作机制,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突能力,成功创建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连续四年荣获“全省平安市”称号。坚持小城市也要办好大民生,既抓好上学就医、农业农村、养老保险等大事要事,也下功夫解决好背街小巷、物业管理、断头路等群众身边的烦心琐事,让铜川老百姓的生活更好、幸福感更强。紧盯重点群体稳岗就业,上半年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100余场,多渠道推送就业岗位6万多个。围绕办一流的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积极创建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县,推进“名校+”办学模式,今年重点抓好30个学校新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1200个以上,目前已开工21个,教育质量正在加快提升。抓住用好铜川优势资源,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病已成为国家优势建设学科,中医特色疗法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和认可。同时,围绕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的铜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中心热度不减,圆满承办了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陕西省主会场活动等重大节会,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来源:铜川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白睿祺 国光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