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一提问,王大治分享了一个排练中的小故事:“我们刚排练时,导演就让我们连续几天站在台上,不用一句台词,单纯用动作完成整场表演。”

这和导演对表演的理解密切相关。宫晓东接过话头表示,演员不仅要从角色的内心世界出发,更要关注角色的外部动作,也就是“从外部找支点”。“一个人怎么吃饭?怎么走路?他走路怎么一直耸着肩?这里面都有学问。”他同时致敬了复旦剧社的创办人、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奠基人之一洪深,表示洪深所接受的贝克戏剧传统正是注重“从人物外部找支点”。

“文学到戏剧的改编过程中,怎样做到一个更好的权衡?”李宝群将其称为“一场艰苦的博弈”。“我们要在和文学既相互拥抱又博弈的过程中找到戏剧的魅力,产生戏剧的力量,最终服从戏剧的规律。”他引用李渔“立主脑,剪枝蔓”的理论,强调戏剧表演要把原本庞大的文学世界中最精华的部分呈现出来,让故事像河流一样在舞台上奔涌。

分享会尾声,李宣向复旦学子表达期许:“希望复旦的学子们在了解《星空与半棵树》的故事后,能够成为一个包容并尊重不同的人。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既要让自己成为一棵树,扎根于土地,同时别忘了抬头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