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柳女士(化名)咳嗽两周不见好转,本以为只是普通过敏,怎么也没想到,竟是胸腹腔内的巨大肿瘤在作怪。更令人后怕的是,肿瘤已严重压迫胃、食管、心脏等器官,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近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胸腔外二科崔凯主任团队,在胸科医院李小飞院长的带领下,经过170分钟惊心动魄的“拆弹”手术,最终从柳女士体内完整切除“魔丸”巨瘤,完成了一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生命营救。
惊人发现:咳嗽查出巨瘤重要脏器被“挤走”
半个月前,柳女士因持续咳嗽到当地医院就诊,CT检查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她的左肺下方长有直径约30cm的肿瘤,几乎填满整个胸腔。
“难以置信,当时我反复和医生确认,单位是‘厘米’,不是‘毫米’。”柳女士苦笑道。
面对这颗相当于2个新生儿重量的肿瘤,当地医院束手无策。柳女士慕名求医至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患者的胃在CT上‘消失’了,我们花了十几分钟才在非常规位置找到它。”崔凯回忆道。巨大肿瘤不仅占据了大半个胸腔,还把多个重要器官挤到了匪夷所思的位置:胃被推至右肋下,左肺几乎塌陷,心脏被迫右移,食管严重受压变形。
生死博弈:挑战“不可能”在变形的迷宫中精准拆弹
面对如此巨大的肿瘤,手术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术前,胸外二科主任崔凯牵头,联合肝胆外科、心血管外科、麻醉手术科、影像诊疗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了全院大会诊,制定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每一个问题的抛出、每一次讨论都如同在绘制一张“生命地图”,需要精确标注每一个可能的风险点。
“这就像要在完全变形的迷宫中,找到一条安全的出路。”崔凯坦言,在术前评估时,团队甚至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形容这次手术的难度。
难点一:无处下手的“迷宫”
如何选择切口入路?
肿瘤不仅体积庞大,还紧贴住心脏,“逼宫”胃、肠道等重要器官和血管,将正常解剖结构挤压得面目全非,就像在人体内盘踞多年的“定时炸弹”——膈肌受压变薄,且破裂;左肺下叶后基底段与瘤体粘连紧密,无法分离,食管及部分胃受压至前外侧,胸腹主动脉受压;心脏受压向右侧偏移,下腔静脉受压变窄。从哪个位置下第一刀,决定手术的后续走向。团队最终选择从后外侧开胸,获得操作空间。
难点二:变形的“地图”
如何保护变异移位的器官?
由于肿瘤长期压迫,导致患者的胃和食管、肠道移位到非常规位置,医生必须在手术中重新定位各个器官。团队凭借对解剖结构的深刻理解,一步步“拆解”肿瘤与组织的粘连。既要完整切除肿瘤,又要最大限度保留肺、胃、食管等重要器官功能。
难点三:与时间赛跑的“止血战”
如何控制出血?
大肿瘤意味着大出血风险。肿瘤血供丰富,像一张密密麻麻的“血管网”,肿瘤中下部主要由胃左动脉、左、右隔动脉参与供血,部分肋间动脉参与肿瘤后方供血。
超声刀、电刀与组织接触时发出“滋滋”声,肿瘤包裹着重要血管,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出血。术中,团队必须快速精准地分离肿瘤,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患者失血过多。
巅峰技术:医生团队迎难而上 展现无影灯下的“外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