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与父辈们悬崖凿渠相比,自己面前的困难算个啥?樊亚锋心一横,带着村干部没日没夜地干,修路、拉电、建大棚……几年下来,樊亚锋脸变黑了,人变瘦了,媳妇心疼让悠着点干,他黑脸一拧,甩出一句话:“父辈们发誓洛水上梁塬,我誓要梁塬生金蛋。”
村民发展产业信心不足,樊亚锋夫妇用自家房子抵押贷款,带头种植烤烟,当年收入20万元,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经过数年发展,中心村烤烟和大棚蔬菜种植已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中心村依托洛惠渠积极打造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了果蔬产业园、观光游乐园、康养生态园,实现了集体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入的愿景。2023年,中心村人均纯收入1.4万元,村集体经济当年增收50万元。
一渠清水流,生得万桶金。
坐落在四皓街道的洛南县岭南生物科技产业园,是目前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食用菌智慧工厂,可年产2000万袋香菇菌棒,从食用菌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全程实现了自动化。菌棒除满足全县16个镇(街道)生产需求外,还出口日韩等12个国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每年创汇5000多万元。
“产业园是用水大户,每年用水量12万吨以上,食用菌棒生产对水质要求高,当初选址,就是奔着洛南的良好气候环境和洛惠渠优质水源来的。”岭南生物科技办公室主任罗红洛说,在岭南生物科技产业园的带动下,目前洛南有2万人从事食用菌种植,年产值近8亿元。
洛南是“中国核桃之乡”,在古城镇蒋河村,中国“核桃王”树龄高达500年,至今仍苍劲挺拔。洛惠渠建成后,核桃种植遍地开花,开启了核桃发展的黄金时期。
家在永丰镇的董兆斌,从种核桃,到贩核桃,再到创办公司进行核桃深加工,他对核桃情有独钟。谁承想,这个本分的农家娃,不仅研究核桃新品种,还让700多吨商洛核桃“坐着”西欧专列走向了世界……
10年前,董兆斌被一则美国红仁核桃的消息所吸引,便萌生引种想法。2015年4月,他不顾家人反对,筹资60万元,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引进100株红仁核桃嫁接苗,历经数年终于试种成功。红仁核桃落户洛南,填补了国内核桃新品种的空白。如今,红仁核桃已在商洛许多地方安了家,结了果。
随着核桃产业的不断壮大,洛南县建成了西北核桃物流园,构筑起“买全国、卖全国”的交易新格局。目前,洛南县核桃种植面积已逾70多万亩,从事核桃产业超10万人,“洛南核桃”品牌价值高达30亿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托洛惠渠滋养的好土地,生长的大豆品质优良,传统的洛南豆腐,逐步走出陕西,走向全国。由于市场很好,许多年轻人也开始从事这一行业。
王洋就是其中之一。大学毕业,王洋带着知识和梦想回到家乡。短短几年里,她将家里传统的豆腐小作坊做成了商洛市豆腐食品龙头企业,仅公司旗下电商团队的销售额一年就超过1200万元。如今,王洋又有一个更大梦想,她正在筹划打造集豆制品研发、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洛南豆腐产业园。
一块块小豆腐,洛南县硬是做成了年综合产值超2亿元的产业,使它真正成了群众增收的“软白金”。
接续奋斗,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奔腾不息的洛惠渠,蕴含着丰富的物质养分,更蕴含着无穷的精神养分,为一代代人提供了接续奋斗的力量源泉。
1956年,面对身边汤汤东去的洛河水,时任洛南县委书记冯培智在日记中写道:“四十里梁塬长期缺水,许多农民出门讨饭吃,如果能引洛河水上梁塬,这个问题就能解决。”时任县长张东听到老百姓编的顺口溜“洛河水,不浇田,流到河南浇竹园”后,不断叩问自己:“洛河能浇河南的竹园,为什么就不能浇我洛南梁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