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凤酒广告
  • 广告|西安联通
  • 沣西新城
  • 无界长安广告
  • “我眼中的幸福安康”抖音短视频大赛
陕西
English
陕西内容 国际表达
三秦大地 :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地市 > 商洛 > 正文

在洛惠渠滋养的这片土地上

在洛惠渠滋养的这片土地上
2024-10-10 09:25:12 来源:商洛日报

有一次,张明哲吊在半空点炮捻时,距他不远处的另几个炮捻子已经被工友点燃,随着震天的爆炸声响起,大家发现半空里的张明哲不见了。“张明哲——张明哲——”工友们大声呼喊着,都以为他被炸死了!谁知,张明哲竟被爆炸的气浪推到了岩石侧面,才捡回了一条命。工友们看到张明哲从悬崖边探出头来时,欣喜万分,而死里逃生的张明哲拍拍身上的灰土,笑着说:“阎王说了,水渠不修成,他不收我!”

炮炸老虎嘴,4名工人排哑炮,一去不回;劈开龙山岩,30名群众13天不下山崖,昼夜作战;开凿神仙洞,施工队员为赶进度巧打竖井,开辟多个工作面;抢通流沙台,工人们组成人墙,阻挡流沙……

洛南人民靠着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休的“犟”劲,硬是在悬崖峭壁“抠”出一条水渠来。21名工人宝贵的生命长留在了这里,100多人落下终身残疾。

1959年底,甘洌的洛河水从总干渠一泻而下,流进了干旱的梁塬,张明哲和工友们喜极而泣。人们为纪念洛河水惠及百姓,取名洛惠渠。

随后两年,洛惠渠经过两次大型改扩建,又“长藤结瓜”式沿渠建设了辛岳水库、鼓楼河水库、李村水库。自此,全长63公里的洛惠渠全线贯通,彻底解决了10万群众饮水灌溉问题,被誉为“生命渠”。

当年,洛惠渠水引上保安镇元扈山时,山下的庙地村,成了商洛首个使用喷灌技术的村庄,村民一遇旱灾就得外出讨饭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

“我七八岁刚记事时,地里就用上了喷灌了,直到现在还用着,有了水浇地,几十年村上没缺过吃的。”庙底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兵说完,走进田地,拧开喷灌阀,水雾氤氲得像一片祥云。

和庙地村一样,四十里梁塬10万多亩旱地摇身一变,成了大粮仓。一个个村子彻底告别了“三更半夜翻身挑水”的历史,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洛惠渠,重新点亮了人们的曙光,成为洛南人民创造的一大奇迹。1960年,河南建设者在修建红旗渠前,看到《陕西日报》刊登了《治山水心雄气又壮,四十里旱塬变水乡——洛南胜利建成洛惠渠》的消息,大老远来到洛南考察学习。

岁月催人老,转眼一甲子。当年修渠的功臣们许多已经作古,但人们不会忘记他们感天动地的故事。

以水蓄能,打造富民兴县产业带

9月25日清晨,洛南县四十里梁塬色彩斑斓。放眼望去,到处一派丰收景象:烟田里人头攒动,蔬菜棚内笑语不断,圈舍里牛羊成群……

四皓街道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樊亚锋,早早钻进村里果蔬产业园,和村民一块忙着采收蔬菜。近期,村上蔬菜销售每天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此时,樊亚锋的父亲樊世荣如往常一样,一起床就到洛惠渠支线上走走看看。从洛惠渠管理处退休后,他义务看护家门口水渠快20年了,从未间断。他没想到,自己和洛惠渠结缘一辈子,凿渠、巡渠、护渠,现在还把儿子也“拴”在洛惠渠旁。

樊亚锋的童年,是父亲巡渠路上,背在背上长大的。在他的眼中,洛惠渠和他一样,都是父亲百倍呵护的生命、父亲的梦想和未来。

2000年,26岁的樊亚锋担任中心村村委会主任时,村子的发展状况排在十里八乡的“尾巴梢”,村民生活非常苦焦。“当时村里全是泥巴路,只有架子车宽,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樊亚锋说,村里9个组有5个组不通电,全村只有一个变压器,因为穷,村里经常有人偷电线卖。

樊亚锋踌躇满志,埋头苦干了一年后,看到村子变化甚微,打起了退堂鼓,准备出门打工挣钱。樊世荣拉着儿子的手说:“娃呀,当年修洛惠渠困难多大,洛河水不是照样乖乖上了梁塬,有水就有希望,你怕啥?”

关键词:商洛,洛惠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