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党建 社会 文旅 教育 开发区 汽车 房建 企业 地市 艺体 更多

西农学子三下乡:这个暑假,我与黄河有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4-08-15 10:32:50

“十年前和同事们去现场调研时,部分地域依然存在沙化现象,那时候也没想着治理成功是什么样,治理不成功是什么样,就单纯想着治沙,到现在看到牧草茂盛,环境优美,才感觉到这就是一代代治沙人的成就体现,那种自豪感不由而然地涌上心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林草局的生态保护助理工程师涂胜满脸笑容地说道。

2024年暑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赴黄河流域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踏上了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征程,以青春的名义出发,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黄河上游地区的发展故事。

走,我们黄河上游流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作为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四川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方面彰显着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浩浩汤汤的黄河就像一根纽带,将阿坝与下游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命运与共的生态共同体,也赋予了阿坝保护好黄河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这一崇高使命。

这个暑假,我与黄河有约

实践团成员走进若尔盖县的多家村户开展保护黄河宣传,村民表示非常支持黄河流域系列生态保护政策,并已经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只有保护好黄河的生态平衡村民们的生活才能越过越好。若尔盖县围绕川西北生态功能示范区和“世界最美高原湿地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发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黄河精神,而在若尔盖的全域旅游发展中,黄河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旅游带动下,若尔盖民众收入明显提高。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保护黄河就不仅仅是当地群众的责任,游客在保护黄河的重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团成员向游客展开保护黄河宣传讲解,向游客们详细介绍了黄河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游客们纷纷表示亲眼见到黄河如此美丽而又脆弱的一面,更加坚定了他们保护黄河的决心。

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

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进可持续发展,若尔盖县在积极探索与实践。实践团深入若尔盖县,积极和林业与草原局、水务局、自然资源局、唐克镇镇政府等部门取得联系,深入学习交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的发展之路。

这个暑假,我与黄河有约

若尔盖县“山水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保护与修复退化湿地9.75万亩,增加蓄水146万立方米,项目区湿地退化萎缩趋势将得到有效遏制。项目区内水源涵养能力和碳汇能力也得到提升,草原和森林综合植被覆盖率的增加,使若尔盖草原珍稀动物生存环境空间也得到了改善。若尔盖县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草原退化、沙化治理、防沙治沙、湿地保护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若尔盖县林草局的生态保护助理工程师涂胜以具体实例为实践团成员讲述了若尔盖县在多年治沙还草方面的创新实践。通过“高山柳沙障+植灌+种草+施肥+围栏封禁管护”的技术模式,以及“一年阻风固沙,两年植被恢复,三年苗木成活,五年灌草结合”的治理策略,若尔盖县成功遏制了土地沙化的趋势,减少了水土流失,为生态保护筑起了坚实的第一道防线。

听,来自若尔盖县牧民视角下的大发展

实践团成员先后前往三镇十村开展采访和调研,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就家庭特征、家庭收支状况、牧地基本情况、气候变化与适应以及绿色生产行为等方面进行寻访,深入了解黄河上游流域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从牧民的视角看黄河流域治理与开发。实践团了解到,当地村民对黄河有着深深的感情,近七成村民家中有黄河保护的标语和宣传。其中一位大伯在采访时说,随着湿地生态修复的不断加强,当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们也都享受到了生态环境变好而带来的福利。

这个暑假,我与黄河有约

当然,实践团在寻访过程中也发现了部分问题:牧民仅能通过人工放牧等手段对牦牛进行管理,不能实现放牧的精准化管理;个别牦牛突发疑难病症,牧民不能判断疾病类型而导致几百头牦牛死亡;草原更新的过程中存在牧草长势不好的现象,对牧民放牧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牧民谈到草原常有鼠兔出没,这也是草原牧草生长的一大隐患。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实践团会认真总结归纳,形成真实有效的实践报告,并积极联系相关技术支持,以青年之力帮助其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践团成员在深入牧民家中进行调研后均有较为深刻的感触,无论是牧民的家庭生活现状还是黄河上游流域生态修复后的成效都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变化之大。实践团成员姜苑说:“通过走访调研,我真切地用眼睛看到了若尔盖县人民的发展现状。只有走进生活,才能感受生活,作为新时代青年人,更要积极感受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以便回到学校后不断提升自我,不断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传承,以黄河文化凝聚精神力量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在四川的广袤大地上,黄河宛如一条灵动的巨龙,拐出了沉静婉转的节奏。实践团成员依托若尔盖县人民多年来保护黄河的真实经历,用青言青语讲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艰苦奋斗、团结治河、无私奉献、求实开拓”的黄河精神的精髓所在,它不仅是治理黄河的动力源泉,也是确保黄河得到有效治理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更要培育和弘扬黄河精神,做好黄河上游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以华夏万千儿女的实际行动共“护”黄河安澜。

“保护黄河母亲,从你我做起”“用我们的心去爱母亲河”……实践团成员采访前来若尔盖县一睹“黄河九曲第一湾”壮丽风采的游客时,听到了来自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那份炙热的爱。其中一对来自北京的母女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中华儿女,要用我们的心去爱母亲河,不断弘扬黄河文化,同时也要从自身做起,保护好黄河周围的环境,用实际行动去表达自己对黄河母亲的爱。”

这个暑假,我与黄河有约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品格和科学智慧,积淀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鲜明的民族标识和坚实的行为准则。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以青春之我传承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继续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出更加精彩的“黄河故事”。

在黄河的浩荡波涛之畔,“沿黄涉农”高校的青年学子们正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绿色发展使命,续写着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响应号召赴若尔盖县开展黄河生态保护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名,深入黄河流域,实地考察生态修复成果,与当地牧民交流生活变迁。学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深刻体会到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次实践不仅加强了青年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也鼓励了更多学子投身于社会实践,为保护我们共同的母亲河——黄河,贡献青春和智慧。(侯猛)

  责任编辑:辛晓霞 韩存军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