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机电设备管理中心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具考验的一年。面对市场冲击、改革深化等内外挑战,持续落地“四种经营理念”,稳固高质量经营基本盘,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回看一年来的丰收成果,一个“破”字十分亮眼,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
设备统管“由分向统”破局
坚定不移推进设备统管工作,以“设备统管一张图”为载体,紧紧围绕“1235”设备统筹规划工作思路。紧扣“设备统管”一个目标,贯彻“大机电”“总成本”两个理念,坚持“先易后难、稳中向好、稳中提质”三项原则,以设备“五统一”管理为抓手,发挥“大区域作战”优势。
持续在落实设备统管制度上发力,当好设备协调管理“大管家”。积极协助陕西煤业起草了《设备调剂管理办法》《煤矿采掘主要设备大修评判标准》《煤矿采掘主要设备报废评判标准》等设备管理相关制度5项,使设备管理边界更加明确,管理流程更加细化,为后续加强机电设备调剂租赁、维修管理等具体工作的开展建立了制度保障。
积极配合陕西煤业驻榆生产技术部开展直管矿井闲置设备专项检查、2025年国产设备维修计划、煤矿设备及部件再制造计划、进口设备及配件国产化替代调研。围绕设备“资产状况、运行状态、接续计划”展开深入调研,摸清“设备家底”;通过超前介入服务矿井生产接续,使设备“调剂租赁及时性、维修设备完整性、现场使用合理性、仓储管理科学性、报废处置合规性以及文件执行规范性”得到有效保障,确保矿井高效生产。
资产盘活“由内向外”破圈
2024年以来,该中心上下积极用“营销”思维抓“生产”,算好“市场账”和“经济账”。全员认真落实陕煤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琪在公司调研讲话精神,用好集团公司内部协作支持政策,每月更新闲置设备信息,实施“走出去”战略,持续拓展内外租赁发展空间。通过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延伸市场调研半径,增加调研频次,拓展“回购+租赁+专业化服务”新模式,做到“有租赁需求、有解决方案、有成功项目”,实现闲置设备再利用的目标。
2024年,积极发挥榆林地区设备统管职能,不断加强与陕西煤业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做好设备基础信息上下畅通。通过内部调剂、对外出租等方式,全年组织实施设备租赁项目20项,累计盘活闲置设备资产568台/套,资产原值突破6亿元。
同时,主动与各矿业公司及周边煤炭企业沟通联系,加强库存物资的相互调剂力度,与8家单位签订《物资调剂结算协议》,保持库存信息共享机制,盘活库存物资,降低库存储备量。全年盘活库存物资963万元,已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降本增效“由点向面”破限
深度挖掘设备剩余价值,打通了煤矿废旧设备回收、再制造产品设计、再制造产品销售以及再制造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服务通道,全年组织开展成套再制造设备3套,零星部件再制造4012件。使之成为集团层面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点、绿色低碳转型的先行区。
为降低大型部件储备成本,满足生产应急需求,该中心积极与陕西煤业驻榆生产技术部沟通协调,审核采掘设备大型部件需求计划,2024年共联合储备大型部件56件,较各矿单独储备减少17件,节约资金3221余万元,降本增效效益明显。同时,对直管矿井进口设备及配件国产化进行深入调研,全年国产化替代采购2930项612万元,对比进口配件节约资金约1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