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西安联通
  • 西凤酒广告
  • 沣西新城
  • 无界长安广告
  • “我眼中的幸福安康”抖音短视频大赛
陕西
English
陕西内容 国际表达
三秦大地 :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文物频频“出圈” 这些陕西元素为啥入选教材

文物频频“出圈” 这些陕西元素为啥入选教材
2025-04-10 10:43:03 来源:三秦都市报

文物频频“出圈” 这些陕西元素为啥入选教材

何尊。

文物频频“出圈” 这些陕西元素为啥入选教材

《艺术美术》第四单元中展示的金走龙、金虎等陕西文物。

文物频频“出圈” 这些陕西元素为啥入选教材

《煤基乙醇工业化装置实景图》照片入选化学教科书。

今年春季新学期,陕西文物“扎堆”出现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册《艺术美术》里。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秋季开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不仅选用国宝何尊作为封面,而且加入了人面鱼纹陶盆、秦兵马俑、鎏金铜马、黄帝陵、司马迁祠等陕西文物元素。

无独有偶,近日,在延长石油榆神能化公司工作的党美娅收到一份特殊的“喜报”——她拍摄的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实景图片,经过严格筛选,正式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科书。无论是文物还是工业,陕西元素成为入选教材的“高频选择”。

陕西文物频频“出圈”

作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何尊多次被选入教材。记者翻阅新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发现,何尊不仅成为新教材封面,而且还在第二单元第8课中出现。在刚刚出版的七年级下册《艺术美术》中,也有何尊的图文介绍。

1963年,何尊出土于陕西宝鸡贾村镇。尊内底部铸有122字的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金文上面的‘中’像极了一面随风飘扬的旗帜。这个‘中’不仅代表中国,还有很多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体现在这个‘中’字上。”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夏清说。

“课本封面不只是学生上课看到的第一眼画面,也是一种信息和观念的传递。有深厚内涵的封面,会激发孩子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西安市西航一中语文教师刘筱篷说。何尊出现在历史教材封面,对于陕西学生来说,自豪、熟悉、亲切,大家更有兴趣去探究何尊的由来,自然而然地把自己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中国历史的见证者,融入其中。

在新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课“原始社会与史前社会”中,介绍了位于西安市东郊的半坡遗址,并配发了该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陶埙、陶纺轮、石锛、骨箭头等文物图片。“近年来,我国考古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义务教育历史教材编修委员会副主任、七年级上册主编叶小兵表示,教材之所以新增不少考古发掘的文物,就是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我国史前社会的具体面貌,用考古成果实证我国原始社会的发展历程。

文物“说话”让兴趣在心中扎根

“七年级下册《艺术美术》第四单元中展示的金走龙、鸳鸯莲瓣纹金碗和金梳背,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如今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提起何家村窖藏,西安“90后”文物爱好者徐凯打开了话匣子。“何家村窖藏是20世纪唐代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1000多件深埋地下上千年的金银器、玉器、中外钱币、铜器,富丽堂皇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关键词:陕西,文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