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一角(资料照片)。本报通讯员李明摄
我的心里话
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 陈鑫
多年来,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西安城墙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持续发力,探索创新。目前,西安城墙景区已成为国内外游客来西安游玩的热门目的地,越来越多的人登上城墙,感受厚重且充满魅力的历史文化。请习近平总书记放心,我们将全力保护好西安城墙,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安城墙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加入到保护城墙的行列中来。
(本报记者 赵茁轶 整理)
本报记者 赵茁轶 实习生 王宇晨
西安日报 记者 张静 李明
和风拂面,暖日烘晴。桃红柳绿,竞艳争春。
西安城墙的青砖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漫步观景的游人欣赏历史的留存。4月5日,城墙上,游人如织,赞叹连连;城墙脚下,几位“老西安”或沉吟对弈,或吼起秦腔,怡然自乐。
西安城墙上有千载的流光,城墙下有人间的烟火。
2015年2月15日晚,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门内的甬道抚摸着城砖,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殷殷嘱托:“这是世界级的宝贝,要保护传承好。”“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到城墙上来。”
十载春秋倏忽而过,言犹在耳。“城墙守护者”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许,肩负守护历史古迹的神圣职责,续写长安文脉的时代篇章。
西安城墙这座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在时代发展中活力依旧,神采奕奕地向世人讲述着它的故事。
文旅融合创新不断
4月4日晚,2025年度《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在西安城墙南门正式开演。
“落吊桥、开城门、迎贵宾!”
随着“鸿胪寺卿”气势如虹的盛邀,西安城墙南门下金甲闪耀、旌旗飘扬,“文武百官”和挑着宫灯的“宫女”纷纷出城,迎接今年首批观演的游客,带领大家“重回”令人魂牵梦绕的大唐盛世。
肖佐伟2016年开始在《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中饰演“金甲武士”,至今已有9年时间。
不久前,一群来自非洲的游客来到西安城墙,与肖佐伟进行了对话。这些客人不但热情,更对整台演出充满了好奇。
“这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他们的衣服不一样?”“唐朝真的很繁华吗?”
从服装、道具、化装到演员的舞蹈,再到大唐的繁华以及演出的文化内涵……源源不断的问题将肖佐伟包围。“能和这些游客有这样深入的交流,对我而言是非常宝贵的体验。”肖佐伟说。
西安城墙南门作为“文化国门”“礼仪之门”,是唐朝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通过沉浸式演出将历史文化展现给海内外游客,成为世界了解唐代礼仪文化的重要途径。
肖佐伟说:“我们的演出舞台从南门内的普通场地变为开合阶梯舞台,演出越来越精彩,游客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城墙守护者”在文旅融合方面积极探索创新,通过科技赋能、品牌活动等方式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西安城墙景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旅融合典范。
除了已成为古城西安文化名片的《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西安城墙景区还挖掘唐文化内核,成功打造了“金甲武士”和“盛唐天团”两大核心IP。其中,“金甲武士”IP曝光量累计超9489.7万次,成为现象级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