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丝路,融入丝路
  • 丹青妙笔banner图
  • 沣西新城
  • 西凤酒广告
  • 广告|西安联通
丝路
English
服务丝路 融入丝路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西安城墙见证千年古都沧桑巨变

西安城墙见证千年古都沧桑巨变
2021-09-22 09:49:43 来源:陕西日报

618年,唐改长安城。

654年,初建唐城墙。唐高宗在大兴城基础上修建唐城墙。

唐末,长安城因战乱遭受破坏,驻防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因原来城大不易防守,对长安城进行了改筑,仅保留了皇城,称为子城,进行修治。这次修治,使原来的皇城成为一座四面环有高大城垣的坚固城池,并封闭皇城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门,北开玄武门,以便防守。改建后的长安城称作“新城”。同时在城内筑有内城,作为官府所在区;另在东西城墙外各筑一小城,作为下辖之大年县、大安县(后又分别恢复原名长安县、万年县)之治所,此新城仅具军镇性质。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城墙。洪武七年(1374年),西安城墙开始正式修筑,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完工。

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陕西巡抚张祉主持修复,将城墙外壁和顶面砌了青砖,使土城墙第一次变成砖城墙。

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年),陕西巡抚孙传庭修了四关土城墙。城墙有四个城门:东为长乐门,西为安定门,南为永宁门,北为安远门。每门门楼有三重:阙楼、箭楼、正楼。箭楼与正楼之间的围墙为瓮城。整个城墙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系统,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

1781年至1786年,形成完善的城防体系。陕西巡抚毕沅主持全面整修西安城墙,城墙墙体基本定型,与城河、内环路形成呼应配合的城防体系。

1961年,西安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西安城墙全面整修保护。西安环城建设委员会成立,对城墙进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保护。

2004年,形成完整的西安城墙。火车站段连接工程实现顺利合龙,重现完整的城墙。

一座博物馆

珍藏着西安城市演进的珍贵实物见证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凝聚了中国历史长河中千年的文化精粹。唐长安城作为其中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光彩与魅力。岁月沧桑,大多数唐代的城门早已不见踪迹,而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作为长安城考古发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唐代城门遗址,依旧在默默诉说着昔日长安城的富丽与繁华。

今天的西安城墙同唐长安城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含光门位于西安城墙南墙西侧,原是隋唐长安城皇城南侧城墙三城门中西侧的大门。当时的长安是世界帝都之冠,是东西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含光门虽属偏门,但内接主管外交和少数民族事务的鸿胪寺、举办祭祀活动的太社,外邻商贸繁荣的西市,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唐朝名副其实的外交之门、商贸之门和礼仪之门。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珍藏的一批镇馆之宝,见证着西安城墙的演变历程。

唐朝末年,烽烟四起,长安城被数次纵火焚烧,含光门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一些损坏。唐末建新城时,将皇城南墙的朱雀门封闭,只保留了东侧的安上门和西侧的含光门。宋代新建长安城时,含光门的中、西门道被封闭,到元朝时东门道也被封闭。

明清两代多次修建西安城墙,含光门被包在城墙内成为明清西安城墙的基址,含光门就此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700多年的使用,近700年的封闭,含光门遗址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20世纪80年代西安城墙进行维修时,发现含光门遗址。1986年、2004年,含光门遗址的两次考古发掘,使唐含光门遗址呈现在人们面前。

宏伟的隋唐长安城城墙在千年历史变幻中几乎湮没殆尽,而含光门门道遗址的发现,以实物证明了隋唐长安城的存在,并将西安城墙历史上溯至隋代。

关键词:西安,西安城墙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