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第三中学依托省市区级“名师”工作室和校级“名师”工作坊,由“名师”领衔,聚焦前沿教育理论与实践难题,通过“传帮带”机制,指导中青年骨干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辐射至整个教研组乃至区域,形成强大的“名师+”效应。
定期举办的“名师示范课”“领航课堂展示”等活动,公开教学实践,分享教育智慧,为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观摩学习、对标提升的宝贵平台,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与创新水平。
体系支撑,助力梯次成长新架构
学校致力于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层次的教师量身定制成长路径,有效助推教师梯队建设,保持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
学科“名师”孵化培养。学校构建“一核三维十二面”教师成长体系。即: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自我成长、他人助力、专家引领为三位维度,从自我反思、校本研修、论文撰写、课题研修,集体教研、师徒结对、公开课与赛教、信息化资源应用,经历大讲堂、网络学习培训、西安中学教育集团研修、外出考察与培训,十二个方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目前学校骨干教师逐年递增,“名师建设工程”有序推进。
顶层设计定向培养。学校实施“112358名师建设工程”。即1年跟岗实践,1年站稳讲台,2年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3年青蓝工程出师,5年成为校内骨干,8年成为市区级以上教学能手。通过建设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丰富青年教师培养形式,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青蓝工程赓续传承。通过“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以老带新,以点带面,为青年教师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师傅,在思想和教学以及生活上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做好“传、帮、带”工作,用交流促进学科素养的提升,以指导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借帮扶提高能力成长的速度。
平台赋能,夯实教师发展之根基
深耕教研,凝聚集体智慧。强化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坚持“每周一研、每课一议”,推行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主题沙龙等深度教研模式,促进教师间的思想碰撞与智慧共享,将教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生产力。
科研兴教,提升专业深度。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理念,支持教师基于教学实际开展微课题、小专题研究。提供专家指导、经费支持和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多项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
开放交流,拓宽教育视野。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教育研究机构及优质兄弟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组织教师参加高端学术会议、赴外交流访学,汲取先进教育理念,拓展国际视野,持续更新教育观念与方法。
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辐射面
经开第三中学始终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通过输出管理、共享资源、教师交流轮岗等方式,与其他成员校协同发展,办学效益显著提升。学校与新加坡淡马锡中学、成都市第二十中学建立友好学校,互研共学携手成长。作为省市级教师发展基地,学校开展定点帮扶陕西省子洲中学、西安市蓝田县焦岱中学、商洛市山阳县漫川中学、渭南市大荔朝邑中学等学校快速成长,将学校的优质课程、创新管理模式向全国辐射。
经开第三中学的教师队伍,是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专业化团队,奠定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将继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以教师的持续成长推动学校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