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近日,在神木市凉水井村的5座现代化温室大棚内,颗颗红润饱满的大樱桃挂满枝头,吸引了周边客人纷至沓来。这标志着凉水井村通过“村企结对”模式,成功打造出陕北地区上市早、品质优的樱桃产业示范基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樱桃树,绿叶掩映间,一串串红宝石般的樱桃晶莹透亮。游客们提着果篮穿梭其间,边采摘边品尝:“甜脆爆汁,比市面上的早熟樱桃风味更浓!”
为了保证樱桃的营养和口感,凉水村樱桃种植过程中,采用了智能控温、水肥一体化小管滴流、人工授粉等技术,有效增加光照,适时控制好温度、湿度,提高了樱桃坐果率和甜度。
“我们的樱桃糖分能达到15至20以上,一棵树今年能产到15斤,一共是322棵树,每年能生产5000多斤。”大棚技术人员马秀国告诉记者,凭借玲珑可爱的外形以及香甜可口的口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第一批樱桃一成熟就被预订完了,樱桃园每年可为村集体稳定增收10万元。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凉水井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立足本地土壤、气候等优势条件,把樱桃产业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让小樱桃变成壮大村集体经济“致富果”,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2023年,凉水井村创新采用“土地+资金”结对模式,由村集体提供土地,结对企业青草界矿业投资300万元,建成5座高标准温室大棚,配套智能温控、滴灌系统,栽种“美早”等优质樱桃品种。
青草界矿业负责人表示:“通过产业帮扶实现共赢,未来计划追加投资,新建大棚和冷链设施,把这里打造成陕北樱桃产业标杆。”
站在大棚旁的山坡上俯瞰,秃尾河碧波荡漾,连片的温室大棚在黄土高原上熠熠生辉。高家堡镇凉水井村村委会副主任刘贵平说:“我们这个大棚已初见成效,有这样的成果要感谢青草界煤矿的帮扶,目前,村里正在与青草界矿业积极协商扩建二期项目,新增观光步道,建设照明设施、防护网等基础设施,让游客不仅能摘樱桃,还能体验黄土农耕文化。”
凉水井樱桃园是“村企结对”推动三产融合的典范,未来有望串联高家堡古镇旅游资源,设计“摘樱桃·游古镇·住窑洞”精品路线,让“小樱桃”成为乡村振兴的“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