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清涧县宏祥有限责任公司,看见工人们正忙着加工紫晶枣。他们将收回来的枣子倒入智能分选设备,筛选出不同品次的红枣,然后经过蒸煮、烘烤等一套传统工艺,加工成紫晶枣产品,最后经过人工精拣、包装,再销往市场。该公司的负责人白如祥则仔细地巡看着每一个环节。
“紫晶枣加工工艺复杂,时间又短,在销售旺季,市场供不应求,基本上加工多少就能卖多少。”专务枣业已有40多年的白如祥说。
榆林是全国五大集中连片红枣产区的重要区域之一,全市红枣种植面积170万亩,主要分布在6个市县42个乡镇1023个村,是沿黄枣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十多年来,受气候变化、市场冲击、劳动力外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市红枣品质、产量连年下降。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振枣农和相关企业的发展信心,推动红枣产业走出困境,榆林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南部县产业振兴、支持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等一揽子政策,让诸多以红枣生产为主的企业获得了发展动力。
清涧县三人行枣业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在南部县产业振兴政策的支持下,该公司建起了紫晶枣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干枣烘干烤炉、枣夹核桃一体化休闲食品生产线,红枣产业蒸蒸日上。
“去年南部县产业振兴政策出台后,我公司就积极申报了项目,这让公司有了更好的发展,发展红枣产业更有了信心。”清涧县三人行枣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孔兵兵说。
同处沿黄地区的佳县,是全市最大的红枣产区,全县有82万亩红枣林。近年来,该县通过整合政策资源,有针对性地扶持或培育加工企业,优化佳县红枣种植结构,推行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构建起红枣优势产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红枣企业佳县红润枣业专业合作社,拥有3000多亩有机红枣基地和2000亩酸枣基地,业务覆盖6个乡镇17个村,累计带动1000余名枣农增收致富。
“在南部县产业振兴政策的支持下,我们提前采购了一批先进设备投入运营,大大提高了产量。同时,由政府搭建推广平台,让我们走出去接触各方客商,建立客户资源,大大拓宽了销售市场。”佳县润红枣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润红说,发展红枣产业,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如今,随着一大批利好政策出台,一大批优质项目竞相落地,红枣产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好时期。目前,全市已建成红枣基地170万亩,红枣加工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其中备案的市级以上红枣龙头企业39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红枣加工除加工干制枣外,延伸拓展枣芽茶、红枣饲料、枣木工艺加工等产业链条。
与此同时,通过举办系列全市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形成了若干项支持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各有关县市和市级有关部门遵循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突出发展优质有机产品,加快补齐精深加工短板,创新推广绿色标准规模化种植,全力打造红枣十亿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榆林印发了《榆林市支持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试行)》,将进一步推动全市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奖补政策由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针对经营状况、信用记录良好,具有一定产业带动引领能力的红枣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的市场主体进行奖补。其中,2500万元用于红枣林生态管护,另外2500万元,从基地建设、品牌营销等三大方面,提出八项奖补政策措施,合力推进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榆林市林业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寇卫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