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整合网络资源力量,推动网络新媒体融合发展,组织开展“清风”“剑网”“清朗”等系列专项行动,封停微信账号13个,约谈本地抖音网红2人,开展户外广告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9处。
协同共治 提升治理能力
社会平安,是发展之基、民生所盼。
近年来,绥德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增强群众幸福“底色”。
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健全完善《政法工作条例》配套制度,使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监督更加有力。选优配强了15个镇政法委员、综治中心主任和“网格员”,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持续深化“双报到”制度,全县254个机关事业单位、7504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200余件。
发挥法治保障作用,起草制定了《法治道德建设规划(2021-2025)》等重要文件,健全落实依法决策机制,审查涉法事务120余件,评估案件10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公布取消证明事项3个。深入开展“法律九进”主题活动,法律援助339件,提供法律咨询19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
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连续五年组织开展“绥德好人”评选表彰活动,290人次获得“绥德好人”荣誉称号,成立了县级见义勇为工作办公室和15个镇见义勇为工作站,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发挥自治基础作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明确了村民自治权边界,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自治规则,规范村“两委”换届选举,对全县339个行政村“两委”班子成员5286人次进行了资格联审,基层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全县培育发展了249个社会组织,志愿者5900多名,累计为群众服务9000余次,尤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挥智治支撑作用,建设了绥德县干部作风智慧监督平台,打造了标准化县综治中心,建成了15镇1中心339个行政村、11个社区综治中心,累计提供法律服务6000余人次,心理咨询800余人次,便民办事2600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2700余件。全县累计整合视频监控探头21000个,实现了城区及村(社区)背街小巷全覆盖,共协作侦破案件126起,寻找走失人员10人。
服务大局 创新治理能力
在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郝家桥乡村治理、“说事堂”等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已深入人心,绥德县正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变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效和实惠。
扎实推进“五级五长包户制”。在原有网格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科学合理划定网格,共建立楼宇小区398个,平房片区204个,商业街区242个,移民搬迁区6个,农村村组339个,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绥德县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率和采报比稳居全市前列。
创新重点人群服务管理。聚焦八类重点人员,开展摸排建库,共摸排八类重点人员6271名,特别是针对247名三级以上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通过《绥德县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和服务管控工作的实施办法》,形成排查、收治、救助、管控、服务“五位一体”管控机制,进行闭环管理,针对多年来流散社会的9名病残贩毒人员实现全部收监,从源头上减少了特殊人群流散社会的社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