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界长安广告
  • “我眼中的幸福安康”抖音短视频大赛
  •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 聚焦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实践
  • 沣西新城
陕西
English
陕西内容 国际表达
三秦大地 :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地市 > 延安 > 正文

陕西延安:告别贫困,延安人民接续奋斗

陕西延安:告别贫困,延安人民接续奋斗
2021-09-01 13:41:15 来源: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村庄换新颜,村民生活美

富县直罗镇胡家坡村曾经以生产“直罗贡米”而出名。2001年的一场水患,让胡家坡村的稻田设施几乎损毁殆尽。村民为了生计,只能一边种植易成活的玉米,一边外出打工,收益远比不上种植水稻。一度富饶的胡家坡村,由于主导产业遭受打击、人口外流等因素的影响,发展迟缓,被戴上了贫困村的“帽子”。

2018年,为促进村民增收,直罗镇决定以胡家坡村为中心,打造“田园综合体”,让这片稻田不仅要能吃,而且要“好看”。村上响应号召,通过发展水稻和水稻田园综合体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200亩、500亩、1000亩……胡家坡村的水稻面积至今已恢复到2100亩,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5100元提高到2020年的1.5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6480元增长到2020年的10.72万元,胡家坡村实现“摘帽”脱贫。同时,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胡家坡村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农旅发展之路,2020年,入选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在甘泉县道镇镇纸房村的广场上,几位老汉一边抽着旱烟一边聊着天,“看人家乔光荣那光景,真是一天比一天强。”

村民说的乔光荣,曾经的日子可不好过。一家人从后沟搬前来,房无一间,地无一垄,靠着租来的几亩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村“两委”的号召下,他建起猪圈,当起了“猪倌”。如今,乔光荣年收入10万多元,靠养猪过上了好日子。

2020年,纸房村还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村,村民人均纯收入12650元,高出了县人均纯收入1000余元。

优美的环境带来了良好的村风,村民奔小康的干劲更足了。有村民编了顺口溜说:“一出门柏油路,自来水进了户,太阳能路灯明又亮,我们的生活奔小康。”

南沟村是安塞区高桥镇的一个偏僻小村庄,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南沟村通过“支部引领、村企共建、群众参与、合作共赢”的模式,探索推进“三变”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黄连河村地处川道,曾一度是洛川县贫困村的代名词。近年来,借着脱贫攻坚的好政策,黄连河村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产业,培育“林菌禽渔游”综合性立体循环经济,让昔日的贫困带“活”了起来,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美丽宜居新农村的华丽转身。

接续奋斗,乡村振兴开新局

对脱贫人口,“扶上马”,更要“送一程”。

脱贫后的延安,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保持兜底救助类、产业就业等发展类主要帮扶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老谢,这大热的天,辛苦你又跑了一趟,赶紧洗洗,凉快凉快,吃点西瓜。”

“这么客气干啥,以后水管、水龙头有啥毛病,你勤打电话,我一会就到。”

近日,安塞区沿河湾镇碟子沟村的水管员谢文化来到黄崖根组村民高富锁家中,专门为他修理了损坏的水龙头。谢文化不仅是村中的保洁员、护林员,还是水管员。

黄崖根组有一个自流水蓄水池,村中有133户417人,村民们都吃的自流山泉水,一到夏天,用水量加大,吃水相对困难,时不时停水。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安塞区水务局充分发挥该村组自来水公司所在地的优势,在饮水工程建设上,以自来水为主、自流水为辅,一方面对自流水管网进行提标改造,另一方面新铺设自来水管网,将饮用水管网延伸到全村的每一户院落,把水龙头安装到每一户家中,形成了双水源、双管网的供水模式。

关键词:延安,乡村振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