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硕果飘香。9月25日,周至县2024年农民丰收节暨国际猕猴桃文化节——全国猕猴桃产业技术成果高峰论坛在周至水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企业采购商代表等齐聚周至,共话猕猴桃丰收和技术成果,共商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周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刚利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汇集了来自全国猕猴桃产业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旨在学习交流、展示成果、共谋发展我们真诚期待借此论坛,更加深入了解、精准把握国内外猕猴桃产业最新技术成果和发展趋势,与各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同交流探讨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也更加希望与大家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力推动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快车道。
王刚利说,周至是陕西秦岭北麓百万亩猕猴桃产业带的核心区,是世界猕猴桃的源生地和优生区,是全球最大的猕猴桃集中种植区,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近年来,周至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猕猴桃首位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猕猴桃产业“九大提升工程”,坚持“强龙头、补链条、促集群”着力打造“育苗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终端零售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构建“区域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公用品牌”五大品牌体系,多措并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力打造全球知名品牌、世界领先产业。
论坛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小林讲解了猕猴桃绿色贮藏保鲜关键技术;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曾云流介绍了猕猴桃变温控熟技术;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副研究员黄文俊讲解了东红猕猴桃采后生理及即食处理技术;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普分享了猕猴桃软腐病及控制技术;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原主任雷玉山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的猕猴桃科技创新成就;陕西幸福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果树学博士,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高级工程师索江涛推介了猕猴桃质量标准与品控技术。
任小林从猕猴桃贮藏的目的意义、猕猴桃贮藏原理、猕猴桃生物学特性及采收、猕猴桃果实的贮藏技术、猕猴桃贮藏病害防控技术等,详细讲解了猕猴桃的绿色贮藏保鲜技术。他认为,采收处理与保鲜技术可以保障后熟果实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质,有效减少采后损失,同时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供应时间,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目前,猕猴桃采后损失率约20%,如果降低到5%以内,相当于可创造37亿元人民币的收益。
猕猴桃是淀粉积累型水果,需后熟软化方可食用,而国产猕猴桃大多是硬果销售,消费者不可即买即食,体验感差、竞争力弱,还存在“一催就软、一软就坏”的问题。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曾云流表示,即食猕猴桃控熟技术可以让猕猴桃软得快、放得久、控得准,消费者买回家后,无需等待,削皮即食。通过推进即食控熟技术创新应用,可以有效实现即食果品标准化和安全供给,规范国内即食猕猴桃产品市场,推动国产猕猴桃产业振兴及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