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满淑涵
旬河之滨、松木岭下,旬阳市乡贤馆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励志故事、奋斗故事、暖心故事,彰显“地灵人杰”的独特魅力。
从明代地理学家罗洪先、清朝勤政爱民县令沈天祥、近代开西北公路修筑和汽车运输先河的张藩,到身边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陈分新、“党的义务宣传员”黄世和、“中国好人”杨厚根……贤能志士,鉴古励今。
传颂“古贤”、引进“今贤”、培育“新贤”,近年来,旬阳市通过发挥新乡贤人士联系广泛、资源丰富、智力密集等优势,积极打造“聚贤惠旬”品牌,探索实施“乡贤+X”模式,不断扩大基层统战工作覆盖面,为发展县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传递文明新风积蓄新动能、凝聚新力量。
“我们以敬仰‘脊梁’的情怀,发掘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利用人才,也教育广大青少年要立志成才。”讲起乡贤故事,旬阳市乡贤会常务副会长吴建华感叹“三天三夜都聊不完”。
颂乡贤、学乡贤、当乡贤,作为旬阳太极城发现者,吴建华倾毕生心血研究太极文化,被誉为“一位作家影响了一座城的文化进程”。尽管已年逾花甲,但他始终将“哲学思考、文学表达、文化践行”作为自己奉行的原则。
创办《文联艺苑》报,建百米文化长廊,为纪念旬阳籍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愚筹建纪念馆、整理出版文集,成立人文学会,还应邀为许多青年作者写评作序,吴建华以乡情为纽带,倡导“人文所至、大爱相随”“团结游子、回报家乡”,挖掘乡贤事迹,讲述乡贤故事,为旬阳发展涵养文化气质。
走进旬阳市太极城民间艺术有限公司排练室,墙上“坚持文艺创作,服务社会发展”的标语格外醒目。最近,青年演员们正在这里紧张排练舞蹈《飞向春天》。端坐在排练室一隅的刘景才仔细环顾,抠动作、盯表情。
古稀之年的刘景才曾担任旬阳县文化旅游局局长、县文联主席,2015年退休后,他成立了旬阳县太极城民间艺术有限公司。八年间,他一方面高薪聘请国家级导演、编剧作业务指导;另一方面挖掘培养当地文艺人才,给青年演员提供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打造出一支活跃在秦巴山区的民间文艺“轻骑兵”。在刘景才和创作团队的潜心耕耘下,大型民歌剧《村官巧断家务事》、歌舞剧《红色旬阳》等节目,“百姓大舞台”“春节社火表演”“喜庆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成为这支队伍颇有分量的履历。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老文艺工作者,培养优秀演艺人才,繁荣发展旬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特别幸福的工作。”刘景才说。
爱家乡、抱宏志、有担当、勤作为,这是旬阳乡贤的共性标签,也是旬阳乡贤的“准入门槛”。
2020年4月,旬阳县以县两办名义印发《“乡贤统战”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本地德高望重类”“创业及技术能人类”“离岗返乡发挥余热类”“在外名望能人类”四大类乡贤类型,并分别建立乡贤信息库,规范各级乡贤组织日常运行。此外,强化考核评价,由各镇对乡贤组织进行考评,开展民意征集,对乡贤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乡贤产生需要经过个人自荐、群众联名推荐、村两委会议表决、镇党委审核、张榜公示等严格程序评选产生。”旬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许明武介绍说,目前,全市21个镇已实现乡贤组织全覆盖,每个镇还优选一个村作为示范点。各级乡贤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当典范。
今年是旬阳乡贤周智国回乡创业的第28个年头。这些年,他开矿、办公司、拓销路,有了资本积累的他又转型一头扎进了农业领域——创办旬阳市国桦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把食用菌产业干得风生水起,去年公司已跻身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他说,矿产资源终究是有限的,过度开发只会弊大于利,只有结合家乡实际发展绿色产业,才是一条可持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