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通暑期广告
  • 服务丝路,融入丝路
  • 丹青妙笔banner图
  • 沣西新城
  • 西凤酒广告
丝路
English
服务丝路 融入丝路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资讯 > 正文

陕西发布一批考古成果新发现规格较高北魏纪年纪名墓

陕西发布一批考古成果新发现规格较高北魏纪年纪名墓
2025-09-05 10:01:58 来源:华商报

“质子好多都是回国归葬的,葬在长安周边的并不是很常见。新罗国质子在唐的墓葬发现数量极少,而该墓不仅形制完整,且纪年明确,是极为珍贵的考古学资料。已发现的新罗王室成员信息仅见大历九年(774年)的金日晟墓志,但来源不明。金泳墓志是首次经考古发掘出土的在唐新罗人墓志,背景信息明确。”

其祖父和父亲也为质于唐

新罗质子多娶唐人

据墓志,该墓墓主系唐新罗质子金泳,生于天宝六载(747年),于贞元十年(794年)逝于长安城太平里馆第,终年48岁。

其祖父金义让为新罗国王堂兄,开元初入唐,不见史载。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定陵(唐中宗李显及和思皇后赵氏的合葬陵)陵园遗址中发现了一尊蕃酋像的躯干残块,残存“卫将”和“金义让”五字。

金义让入唐后授官,终至金紫光禄大夫、试太常卿,在唐有三子,长子即墓主金泳之父,名讳志文不载,同样宿卫唐廷而获授官职,任中散大夫、光禄少卿。

金泳夫人为太原王氏,偃师县令王千龄之女。结合金日晟夫人张氏,表明在唐宿卫的新罗质子多娶唐人。

曾两次参与唐廷对新罗的宣慰、吊祭、册立

夏培朝介绍,金泳质子身份承袭其父,仍宿卫唐廷,曾以副使身份参与过两次唐廷对新罗的宣慰、吊祭、册立事宜。

第一次是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正使为归崇敬,对新罗国王金乾运及其母亲进行了册封,金泳在行前获授官职“将仕郎、试韩王府兵曹参军”。

第二次是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任吊祭册立副使,试卫尉少卿,出使新罗。贞元元年唐廷两次派遣使者前往新罗,分别对金良相、金敬信进行册命,金泳参与了第二次出使,正使名字史料无载。

两次出使后,新罗国王金敬信奏请唐廷让其兼任蕃长一官,此后金泳再无出使活动,直至终老长安。

葬礼由长安县令主持操办

葬地或为其家族墓地

夏培朝介绍,金泳的葬礼由长安县令主持操办。另一位新罗人金日晟的葬礼由万年县令监护。一切皆由官给,这似乎在当时已成为惯例。而长安、万年二县均为京县,二人的葬事分别由长安县令、万年县令负责,表明了唐廷的重视与恩宠。关于葬地,金泳“窆于城南毕原之北,府君叔父之次”,该处应为其家族葬地。

在该墓东部约15米处为本次发掘的唐大中八年(854年)苏道渭墓,墓志载葬地为长安永寿乡之毕原,可知毕原即在当时的永寿乡境内。虽然金日晟墓志具体出土地点不明,但据志文载“诏葬于长安永寿之古原”,推测其墓葬也应位于金泳墓附近。这为探寻唐代外蕃贵族葬地规划提供了新的线索。

质子是否可世袭

怎样世袭?

夏培朝认为,唐新罗质子金泳墓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意义。

首先,考古要讲二重证据法,地下材料和地上材料要结合,包括出土文字资料和传世文献的结合。金泳墓志内容和史书的记载,很多都是可以对应上的,也印证了史书记载的可靠性。同时,墓志里面也有一些历史记载没有涉及的内容,可以补充史料的空白。

第二,关于唐代质子制度的研究。通过墓志记载可知,金泳家族从其祖父金义让开始,到他的父亲,再到金泳,三代都在唐为质。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例子,可称得上“质子世家”。这对研究唐代质子制度尤其是质子是否可世袭、怎样世袭的情况填补了一个资料空白。

第三,也为研究唐代质子的生活、婚姻以及政治活动打开了一个窗口。通过金泳墓志可以非常清晰完整地了解新罗质子婚姻状况包括其职业经历等。

夏培朝认为,作为新罗质子,其陪葬品与中晚唐同一时期西安发现的其他墓葬随葬品没有区别,这也说明完全融入到了整个唐文化里,没有发现新罗的特点。(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来源:华商报

(责任编辑:白睿祺 赵森)
关键词:陕西,考古,北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