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众所周知,2019年西安市启动实施的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市累计新建、改扩建了数百所中小学、幼儿园,三年间热火朝天地硬件建设,大大带动了西安基础教育从“能上学”向“上好学”转变,在近几年新建扩建学校总数在相对减少的现实语境里,8所也就显得比较多了。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不只是西安,全国很多城市和西安一样在加大高中教育资源供给。
通俗地说,高中阶段教育分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两大领域,但由于种种原因,公众还无法对二者“一视同仁”,而是存在着显著的“厚此薄彼”,加之因为“普职比”的存在,传导给初中学生家长极大的压力,所以,缓解普职分流焦虑的呼声一直没断过。
变化出现在2022年。当年修订《职业教育法》时,没有保留之前的“普职分流”,转而提出“普职协调”。202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被媒体认为拉开了本轮普通高中扩招的大幕,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文件中使用的是“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字样,并就如何“优质”给出了指引,原话是这样表述的:“深入挖掘优质普通高中校舍资源潜力,增加学位供给,并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通过区域内集团化办学、城乡结对帮扶、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托管帮扶县中等方式,持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适应因地制宜推进职普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通高中。”
今年1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发布。这份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里再次回应了百姓期待,强调“统筹推进市域内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探索设立一批以科学教育为特色的普通高中,办好综合高中。深入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里“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这一好消息直接被新华网收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些话,让家校群沸腾了”一文中。
对此,北京大学副教授王耀璟撰文认为,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是缓解中考压力、提高升学机会的重要举措。政府应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增加普通高中的学位数量,尤其是在学位供给不足的地区。国家发改委在2025年1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2024年全年新增普通高中学位60万个。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有效缓解高中阶段教育的学位供给不足问题,提高学生的升学机会。未来,我们期待政府能够继续加大投入,增加优质普高学位,进一步缓解中考压力。同时,应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的结构,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升学选择。
有媒体梳理现已公布的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发现,北京将比上年增加3000人左右,成都预计新增投用普高招生学校10所以上,浙江更是把“2025年新增公办普通高中新生学位2万个”写进了《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2025年,高中阶段教育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年内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1所
除了开工新建扩建8所高中学校之外,西安还计划在年内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所,包括幼儿园2所、小学3所、初中5所、高中1所,其中,碑林区1所、莲湖区1所、雁塔区1所、灞桥区1所、阎良区(航空基地)1所、周至县1所、高新区2所、经开区2所、浐灞国际港1所。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