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4月10日摄)。本报记者 文超摄
我的心里话
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党支部书记 毛家锋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牛背梁,让朱家湾村干部群众深受鼓舞。我们牢记谆谆嘱托,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让朱家湾村走上绿色发展之路。2023年,朱家湾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为“最佳旅游乡村”。如今,我们把全村作为一个景点,从房前到屋后、从室外到室内,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方面进行提档升级,不断满足游客需求,持续扩大朱家湾村的影响力,努力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走稳走远。(本报记者王佳伟整理)
本报记者陈艳王佳伟文超
商洛日报记者王江波
柞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沁杰
秦岭,这座中央水塔,横亘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不绝。
2020年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抵达商洛市柞水县,首先来到位于秦岭山脉东段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殷殷嘱托激励着生活在牛背梁下的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接续奋斗。
5年后,又是一个春天。这片古老的山林,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巡山日记”到手机APP,生态卫士的“足迹”从山路延伸到“云端”,传统的山林守护方式变得更加“智慧”;
民宿经营者燕峰的老屋里,飘出的不仅有炖土鸡的香气,还有从土坯房到精品民宿的“蝶变芬芳”;
曾经的穷山沟变成“诗和远方”,朱家湾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为“最佳旅游乡村”;
……
人们用坚守和创新,在秦岭书写了一个个关于绿水青山的动人故事。
老树开新枝
3月20日,春分。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牛背梁的薄雾,柞水县营盘镇秦丰村村委会副主任徐熙南便走出家门,踏上当天的巡山之路。
“我们村的护林团队有27人。管好护好辖区林木和河道是我们的职责。”徐熙南说,“我巡护的主干线长13公里。除了巡护之外,我还要督促其他护林员完成任务。”
徐熙南有一本“巡山日记”,记录着他与护林员每天在山中行走的足迹: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零时就和护林员一行赶到花门楼。一要看护好庙前的千年铁树;二要防火,防止引发火灾;三要疏导群众,防止人多拥挤发生意外事故。”
“今日气候温和。早饭后,我与护林员结伴徒步至秦楚古道遗址,巡查了千年古道,沿途保护良好,无损坏和不良迹象。”
……
徐熙南说,山上的每棵老树都是他的“老朋友”。每年春天看着这些老树长出新叶,他很有成就感。
与徐熙南一样,柳太青也从小生活在牛背梁下。52岁的他是朱家湾村的护林员。
“您这名字听上去就很适合护林。”记者打趣道。
“大伙儿都这么说。”柳太青笑着说,“我们现在的巡护很有科技含量。”
柳太青一边说一边打开手机里的生态卫士APP。这个APP记录着他每天的巡护路线、时长等内容。
生态卫士平台是陕西省“生态云”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护林员开展巡林工作时登录生态卫士平台,其巡护轨迹、事件上报等工作动态可实时上传至平台系统。管理人员可根据上传的动态信息,及时处理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破坏林草资源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