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天师堂
李靖碑
昭陵博物馆珍藏的唐代鸱尾
鎏金银竹节熏炉
春节期间,《哪吒2》上映,许多朋友都被它的魔性画风和热血剧情彻底征服。
在这部颇具传奇色彩的动画电影里,藏着不少古老的文物宝藏,它们穿越千年,悄悄地在银幕上“复活”。
玉虚宫“撞脸”天师堂
在《哪吒2》中,哪吒陪师父太乙真人到昆仑山的玉虚宫参加“成仙考核”,发生了一系列故事。电影里的玉虚宫是一个八卦形的建筑群,和位于汉中市汉台区的天师堂“撞脸”。
天师堂始建于东汉时期,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弘道传教的重要场所。张道陵在此潜心修行、著书立说,创立了五斗米道,即早期道教的重要流派。其教义倡导“道”为宇宙万物本源,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历经朝代更迭、风雨洗礼,天师堂多次修缮重建,虽有变化,但核心建筑与文化脉络得以延续,见证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
天师堂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中式建筑的庄重与道教文化的神秘。整体布局遵循道教阴阳五行、八卦方位,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分布着山门、灵官殿、三清殿等主要建筑。山门古朴典雅,飞檐斗拱层层叠叠,精美的木雕、砖雕装饰其上,人物、花鸟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灵官殿供奉王灵官,其塑像威严英武,四周壁画色彩鲜艳,描绘道教神话故事与护法神的传奇事迹,线条流畅、造型生动。
三清殿为天师堂主殿,宏伟壮丽,殿内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神像,神像高大庄严、法相慈祥,为木雕贴金工艺,工艺精湛,彰显道教至高神的神圣地位。殿内梁柱刻有龙凤呈祥、仙鹤凌云等图案,寓意吉祥长寿,尽显道教文化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对于《哪吒2》中的玉虚宫是否借鉴了天师堂的问题,天师堂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也看到了动画,因为网上做对比图的特别多,图片里的地方就是我们这。”
古建筑上的脊兽“天团”
电影中玉虚宫屋脊上的脊兽,其风格源于唐昭陵建筑。顾名思义,脊兽即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放置的兽件,根据屋脊类型的不同,脊兽可以划分为吻兽、望兽、垂兽、戗兽等。
脊兽的起源可追溯到汉代时出现的吻兽。汉代的吻兽大多是用瓦当堆砌的翘角形状,它衔接了正脊和垂脊,是工匠为了让房屋正脊两端更坚固且不被侵蚀而打造的构件。此后,从隋唐、辽宋到明清,吻兽从简单的翘角、鸱尾形象几经演变,形成了兽口吞脊的鸱吻形象、插着剑柄的璃吻形象等。昭陵博物馆珍藏的唐代鸱尾实物中,最大的一件出土于昭陵献殿遗址,其高1.5米、重300斤,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一件唐代古建筑屋脊装饰实物,与西安大雁塔西门门楣线刻屋顶鸱尾形状极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