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支部-党员-职工”三级质量监督网络,实行党员包保责任制。项目常务副经理柳建华带头执行带值班制度,带领团队24小时轮班攻坚;安全总监李瑞优化实施“人机料法环安全准入责任机制”;生产副经理宋建军带领青年突击队35名队员以三班倒模式坚守一线,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质量提升氛围。累计发现并整改质量隐患74项,提出工艺优化建议12条,采纳实施率达92%。
党支部联合工会、共青团开展“质量之星”评选、“质量金点子”征集等活动,收集合理化建议56条,组建QC小组完成攻关课题4项,创造经济效益100余万元。在高温、强降雨等特殊时期,党员带头坚守质量底线,确保质量管理不打折扣。
党支部创新建立“党建+质量”联席会议机制,每月组织技术、生产、经营等部门党员骨干研讨质量问题,协调解决质量管控难点32项。通过党建赋能,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新格局,实现党建工作与质量提升同频共振。
“质量共识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藏在每一个螺栓的拧紧力矩里,落在每一次数据的反复核验中。”项目经理的这句话,已成为全体建设者的行动准则。在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开挖现场,技术人员与施工班组一道,用全站仪反复校准开挖样架,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不仅是为了确保工程高质量推进,更是为陕西能源发展筑牢根基。
佛坪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将承担陕西电网调峰、填谷、调频等重要任务,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约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7万吨。这一绿色工程、民生工程,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陕西能源结构优化注入强劲动力。
站在2025年的攻坚节点上回望,佛坪抽蓄项目建设者用实干诠释担当,用质量铸就丰碑。从技术方案的反复推演到施工现场的精益求精,他们凝聚的不仅是对质量的共识,更是对能源事业的责任与担当。当这座电站未来在秦岭深处点亮万家灯火,人们将铭记这群建设者以质量为盾、以协同为矛,为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筑牢的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