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界长安广告
  • “我眼中的幸福安康”抖音短视频大赛
  •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 聚焦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实践
  • 沣西新城
陕西
English
陕西内容 国际表达
三秦大地 :
当前位置:陕西频道首页 > 地市 > 汉中 > 正文

鱼虾肥、稻花香,一田双丰收

鱼虾肥、稻花香,一田双丰收
2022-09-27 15:35:49 来源:陕西日报

勉县褒城镇邹寨村稻鳅综合种植养殖基地。通讯员蒋虚摄

位于汉台区武乡镇西村的稻蟹共养基地喜获丰收。记者高振博摄

位于南郑区汉山街道草堰村的稻渔综合种植养殖基地。记者高振博摄

进入9月,汉中121万亩水稻开始集中收割。其中采取稻渔“套养”的8万余亩稻田,不仅会收获高品质大米,还将迎来水产丰收。既保住“米袋子”,又鼓起“钱袋子”,这正是汉中近年来积极探索推广稻渔综合种植养殖产业取得的成效。

汉中位于秦岭以南、汉江上游,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区域内水稻种植广泛、渔业资源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近年来,汉中按照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互利共生的理念,在稳粮基础上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植养殖产业,实现亩产“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走出一条稳粮和增收并举的新路子。

据汉中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汉中稻渔综合种植养殖面积从2016年的1500亩,发展到今年的8万余亩,有稻鱼、稻虾、稻鳅、稻蟹、稻蛙等13种种植养殖模式,产业覆盖11个县(区)90个镇(街道)283个村。

稳粮、增收、生态,汉中借稻渔综合种植养殖重新诠释“鱼米之乡”。

稳粮优先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9月22日,天气晴好,收割机在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西村的块块水田里来来往往。这是汉台区德胜种植养殖合作社的稻渔综合种植养殖水田。稻田里的水之前已排完,晾晒一段时间后,收割机就进场收割了。现在只剩稻田边的环沟里还蓄着水,里面养着鱼、虾、蟹等。目前虾、蟹已经上市,鱼也即将上市。

水田是合作社从周边村民手里流转的。“村民手里的田小的只有二三分,大的也就一亩多,不方便机械化耕作,效益也差。我们统一把这些田地流转过来将‘小田变大田’,严格按照沟坑面积占比不超过10%的要求发展稻渔综合种植养殖,既保证了粮食产量,也提高了综合收益。”该合作社负责人刘保明说,自2016年以来,合作社累计流转村民土地610亩,发展了稻鱼、稻虾、稻蟹等多种共作模式,亩均收入上万元。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汉中是我省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达121万亩,其中宜稻渔综合种植养殖的水田约20万亩,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为此,汉中紧紧把握中央和省上的政策机遇,将发展稻渔综合种植养殖作为统筹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去年4月以来,汉中市政府出台实施意见,推出财政、信贷保险、技术服务等一揽子支持举措,推动汉中稻渔综合种植养殖产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杨汉超是稻渔综合种植养殖产业的一名“新农人”。他之前在外做装饰装修,2018年回到家乡南郑区新集镇罗堰村,成立了陕西汉芳河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稻渔综合种植养殖产业让我看到了发展的新机遇。”他说。

杨汉超经过市场调研和自主探索,选定了稻田养鲈鱼的产业。他通过与相关企业和高校合作,研发出鲈鱼种苗孵化、驯化和成鱼养殖的一整套技术,还建立了完整的水循环处理系统,大大提高了种植养殖技术水平。“我们种的生态水稻每斤比市场价高1元至2元,养的鲈鱼可避开11月的集中上市期,提前到8月上市,每斤鲈鱼售价可增加6元左右。”杨汉超兴奋地说,“目前企业已累计流转700余亩土地发展稻田养鲈鱼,技术日渐成熟,效益也不断显现。我们接下来要进一步探索标准化种植养殖,让更多人参与到这项产业中。”

关键词:汉中,鱼米之乡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