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北麓,渭水之畔,眉县齐镇村以千年古镇的深厚底蕴,勾勒出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1842户、6617人,主导产业以猕猴桃、大樱桃等特色果品种植为主。先后荣获“陕西省千万工程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齐镇村党群服务中心
近年来,齐镇村“两委”积极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一场意义深远的文明实践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悄然重塑着传统古村的精神风貌。随着齐镇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村风古朴的历史古村也出现了富裕之后大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人情攀比、婚嫁彩礼居高不下、“厚葬薄养”现象日益凸显。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更从思想和行为上制约着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齐镇村召开“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宣讲会
面对这些情况,齐镇村“两委”立足实际,以集体经济为基石,以文明实践为抓手,创新构建“经济筑基、文明塑魂、治理增效”的乡村善治模式。
自2023年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效斐然:红白事支出显著下降,家庭赡养纠纷实现清零,村集体收入在持续向好,2025年更是有望突破100万元。积极向上的村风、醇厚的民风、文明的生活,有力地助推了村经济的发展,齐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显著成果,更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组织重构:从“各自为政”到“共治共荣”
双轮驱动:经济与文明同频共振。齐镇村深刻理解“仓廪实而知礼节”所蕴含的治理逻辑。自2020年起,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积极谋划并建成了猕猴桃分拣厂、花粉加工厂、农资配送中心和现代化养鸡场等产业项目。2025年预计集体收入达到100万元,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效提升了集体经济,不仅带动村民增收,更为文明实践注入了强劲动能。
举办“瑞彩盈齐镇祥光耀元宵”活动
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明实践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力保障:村上年投入100万元,美化靓化村庄人居环境、健身广场建设及文化阵地完善,让群众切实感受文明成果。同时,通过“好媳妇”“文明村民小组”评选,树立榜样力量,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两级理事:穿透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在红白事管理方面,面临着诸多难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村两委创新设立了“3+1+N”红白理事网络。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负责统筹全局。村上设立专职理事分片包干,专职理事深入包干片区,了解民情民风民愿,了解思想动向,为准确把握、合理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红白理事会成员入户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