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甫镇,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案例比比皆是。全镇已有4个行政村建成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分配收益175万元反哺乡村,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黄甫镇前园则村林下养殖基地 焦裕鹏摄
生态养殖更是黄甫镇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走进前园则村林下产业生态养殖基地,300亩海红果树郁郁葱葱,树下土鸡悠闲踱步、啄食虫蚁,构成一幅自然的生态循环图景。
“今年我们紧扣‘盘活闲置林地’的思路,把‘沉睡生态资源’变成了‘增收资本’。”村党支部书记杨志刚介绍,这种“林果+养殖”模式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土鸡啄食害虫,鸡粪滋养果树,既减少了农药使用,又提高了土壤肥力,全程零化肥、零农药。

黄甫镇高标准农田 焦裕鹏摄
如今,基地的生态土鸡蛋、土鸡肉通过线下集市、农场预售等渠道上市,不仅为村集体经济添了收益,更吸引游客专程体验“捡鸡蛋、喂土鸡”的田园乐趣。“游客来了,既能感受‘三省交界’的原生态田园风光,又能带走绿色农产品,村里的人气和收入一起涨!”杨志刚笑着说。

黄甫镇段寨村龙泉谷露营基地 焦裕鹏摄